lbxyb | 1 points | Feb 24 2022 09:50:07

教育的捷径,sub里有孩子的或者打算要孩子的芝麻人都应该看一看

当代人的一生,从现金流看,有两大支出,一个是流向了房,一个是流向了教育。

在《不能说的秘密1》里,用公开数据阐述了房子的供需趋势,核心观点是:一直在推高房价的就是庄家(而不是所谓的炒,应该这么说,炒是庄家真实意念的一种故意派生,一种默许的存在),但庄家受限于终端供需和债务收入比,并不能无休止推高房价,必须得注意节奏不要带崩,注意舆论不要引火上身。在《不能说的秘密1》里,用公开数据阐述了房子的供需趋势,核心观点是:一直在推高房价的就是庄家(而不是所谓的炒,应该这么说,炒是庄家真实意念的一种故意派生,一种默许的存在),但庄家受限于终端供需和债务收入比,并不能无休止推高房价,必须得注意节奏不要带崩,注意舆论不要引火上身。

庄家是谁,就不用多说了,自导自演,一主分饰两角。

https://preview.redd.it/5ysp1vgx2rj81.png?width=1141&format=png&auto=webp&s=657157cc03b4aef6f1e994225994a41dd19f68d2

这篇不说房了,说说教育的弯道超车,哦,不是,捷径。

如果随机采访一个身边的朋友或路人,问TA投资孩子教育的目的是什么?十之八九的答案就是高考,考取一所有名望的大学,成为进入向往阶层社会的敲门砖。

敲门砖这个词,多么生动啊…

查了下2020年参加高考的人数有1071万人,其中有187万是复读,减去之后当年应届的应该是884万。

往前倒带19年是2001年,那年的出生人口是1696万,考虑到有些人6岁就上学,2002年出生人口是1641万,两个综合下,那么最终参加高考的比例是53.12%。

而去年这1071万考生中,最终如愿进入高校(本专科)的人数是967.45万,占比90.33%。

没查到本科的人数,就先使用2019年教育统计公报的数据是431.28/1031=41.83%:

https://preview.redd.it/rj8mu4hx2rj81.png?width=898&format=png&auto=webp&s=dfabaedbe145cf971c3042110e165ef1dfbad9e8

其中一本率更低,经不完全统计只有18%,粗算下,也就是一年出生人口的前12%才能读上一本办个谢师宴。

这时,为了达到目的,一般家长有两个选择,第一,加大投入教育成本(甚至1/2全脱产),先卷了再说;

第二,更多的是观望+适度投资,最后是孩子承担了相同的(时间)成本,收益寥寥成背景,心理素质不好的还得被环境的鄙视链压力折磨。

https://preview.redd.it/g57788hx2rj81.png?width=1135&format=png&auto=webp&s=70c8a727e62e5724affca0ac28873e3adb22d855

而不同选择背后的归因,在于家长的价值观和决心。

如果想了半天后的决心=撸学区房,那么:

https://preview.redd.it/2setzahx2rj81.png?width=456&format=png&auto=webp&s=f7b32a4dd714c34e51bd094a1f5bd98afc65c3d8

作为一名老金融民工,最擅长的事情不是逆来顺受,而是:

https://preview.redd.it/75irdbhx2rj81.png?width=1267&format=png&auto=webp&s=a86ff6542d811201031ee65338b8a162fe58ac0e

然后在知乎上看到了一篇匿名回复,豁然开朗:

https://preview.redd.it/db5c4zgx2rj81.png?width=1269&format=png&auto=webp&s=5e9cf1c0fa424af8f9a0970ec6e12dcdf7fcd09a

白话翻译下(虽然人家也是白话),就是可以不用走几百万人卷的独木桥,愉快的做(孩子)自己并且最终完成了十之八九的教育目标。

然后我颤抖的打开了北大的官网-招生:

Processing img qmloudhx2rj81...

不到2万人看过这个页面,确实不多,有点空旷。

按简章,今年的申请,只要是孩子17年4月30日前拿到了他国国籍,然后又在此期间国外住过2年,符合基本学术要求就行。

而补助津贴也不虚:

https://preview.redd.it/jab0lghx2rj81.png?width=1280&format=png&auto=webp&s=4a3c4dd1d38e5f42f94520ea1ba43fd3d704c40f

这样还是有一个问题,就是国籍换了怎么办?查了下侨务办公室:

https://preview.redd.it/fcdfihhx2rj81.png?width=1268&format=png&auto=webp&s=9eab54e2c6f86b4386173753a015d341fe2561bf

可以恢复……不知道实务中是否办理容易。

但钱应该也能解决。

那文中提到的非洲小国是哪国呢?没找到,BBC之前有一篇《买卖国籍护照背后:全球巨额利润产业揭秘》

https://preview.redd.it/wn3hvhhx2rj81.png?width=977&format=png&auto=webp&s=ee5405a43730a1e52adba7f461a9db307a38d474

然后还有一个塞浦路斯文件,由半导电视台挖掘出来。

https://preview.redd.it/3oe2fkhx2rj81.png?width=1267&format=png&auto=webp&s=1d73f53268ca01105a8871f96713e580b94b3dd6

在这个网页上点开相应的国家,就跳出名单,一些是人大代表。

他们在百度上的国籍都是中国,但google上已经是塞浦路斯。有没有人查我也不敢问。

如果不换国籍,还有一种以前的操作方式,是持有HK身份证,再加上一个外国国籍。这个可以查香港的政府官网:

https://preview.redd.it/psp6xlhx2rj81.png?width=1270&format=png&auto=webp&s=507d13c635378582b72f6608c78918c287405971

所以有些公众人物出事之后,当被质疑不是中国人的时候,他们都会义正言辞的回应:我是中国人。通过这条香港的法律,他们的护照问题被遮掩起来了。虽然国家不承认双重国籍,但他们事实上搞定了双重国籍。

而且在名校的网站上,也有专门针对香港留学生的招生简章。

还有一种不入籍,只拿PR(永久居留权),参加华侨生联考。

前面那位拿塞浦路斯护照的女企业家,当初在马来西亚要搞森林城市,吸引内地金主的就是这个思路:

https://preview.redd.it/dbfxzohx2rj81.png?width=1028&format=png&auto=webp&s=cff43a28acfd723e6e4aceefd755c4e36a6bd5ca

华侨生联考容易吗?这是网上推销的人说的:

https://preview.redd.it/n2o1wphx2rj81.png?width=1280&format=png&auto=webp&s=485c18a7dd4ff32c6234272b2e898b9dbc41d00f

这让我想起了社科院以前的一份报告-《中国法治蓝皮书2012》:

op搜过,案例多是赵老爷的日常贪污受贿

所以还好奇为啥这些捷径有存在的必要?

为老爷们开的方便之门

对于普通人,这些成本投入下去划算吗?有的人希望孩子快乐增长见识,有的人觉得学区房还能升值赚一笔,前面说了,价值观不同,自己算自己的。

要是国外不想(或实力不够)去捷径,国内有没有?我也翻了翻,但感觉都是广告:

https://preview.redd.it/cg2taxhx2rj81.png?width=1280&format=png&auto=webp&s=2a90cbb39a41b6cd46a282354d4486334c434bdc

广告读起来好虽好,落户又快,就是会不会有缺氧的问题……而北京、上海、天津在录取率上确实相对有一些优势:

https://preview.redd.it/e5m4rvgx2rj81.png?width=646&format=png&auto=webp&s=26941d1112e5bc16204813a576cbdd1ea31cbe5b

2020年青海一本率39.56%,北京45.87%,上海30.29%,排在前三。

山东是20.89%,去年上热搜发酵的替考产业链也能算作是一种捷径,花钱给自己孩子改名字、改户籍,再花钱给被替换的人改资料,再粗糙点为何不直接就:

https://preview.redd.it/l03uoxgx2rj81.png?width=928&format=png&auto=webp&s=225ad2c0bc53d83c8bb24149773933d5d1575b08

再花钱买通下HR就好了么。

不同的阶层,不同的观念,各自有各自的办法。

而对于尚未做父母的,或许还有另一种捷径——等出生低谷。

2020年的准确出生人口数字还要再等上一个月才会出来,但根据目前公安部的报户口人数:

https://preview.redd.it/rxriazgx2rj81.png?width=1242&format=png&auto=webp&s=0cc5f86bdaedc1b53309b397176bbba146ab4c4f

相比前一年跌了近15%。砖家已经预测未来几年,出生数字会跌倒1000万以内。(唏嘘下,我出生那年是2600万+)。

而前文提到今年的本专科录取数已是900多万,专升本的估计也不少,全民高校的一天估计很快到来。

可是大家的目标是本科甚至一本,那怎么办呢?

依照房价是最好的避孕药这个逻辑,只要大家齐心协力把房价在未来2年再翻个倍,然后为买房大家觉得996都太少了,保管这个数字会加速下坠,2025年到700万也不是没有可能。加上这边本科再扩招点。

Perfect!

只是那时,要担心毕了业后,还有没有那么多工作岗位去匹配现在的这份学历价值?

不能说的秘密2——是.....

而更深刻的秘密是:

教育的目的是什么呢?

我们想把自己的孩子教成一个什么样的人?

还是花十几年为了一套卷子,花几十年为了一套房子?

可是,毕竟整个国家都想着捷径,哦不对,

弯道超车呢!

[-] Illustrious-Song2674 | 1 points | Feb 24 2022 09:55:48

自己就是孩子的能看嗎

[-] lbxyb | 1 points | Feb 24 2022 09:56:52

增长见识用

[-] disdainfulstorke | 1 points | Feb 24 2022 09:55:49

我就是青海的,很多人为了孩子高考买这里的房子

[-] disdainfulstorke | 1 points | Feb 24 2022 09:56:18

我就在青海,很多人为了孩子高考买这里的房子

[-] lbxyb | 1 points | Feb 24 2022 09:58:02

全国二三卷狗都想考

[-] disdainfulstorke | 1 points | Feb 24 2022 10:37:31

高三天天玩手机985嗯上

[-] lbxyb | 1 points | Feb 24 2022 11:06:59

🍋

[-] tracyXTMAC | 1 points | Feb 24 2022 10:53:52

就不能来个tldr吗?不知道是您的表述能力有问题还是我理解有问题,没看懂最终的结论是什么

[-] lbxyb | 1 points | Feb 24 2022 10:58:38

呃呃,我偷的文章,别问我

[-] znhcll | 1 points | Feb 24 2022 11:29:37

结论就是谁卷谁傻逼

[-] huoyananqixuan | 1 points | Feb 24 2022 11:00:33

青海有一年一本线390,本科线350,给老子羡慕死

[-] lbxyb | 1 points | Feb 24 2022 11:07:09

🍋

[-] disdainfulstorke | 1 points | Feb 24 2022 11:14:20

就我高考那一年,笑嘻了

[-] -0o__o0- | 1 points | Feb 24 2022 15:34:12

run是解决问题的唯一方法,我在西方感觉有些点很操蛋,都没中共国全方位操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