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lllllite | 1 points | Dec 01 2021 19:45:22
易中天中华史完本——时代的答案8年前的2013年,易中天接受采访,要写一部长达36卷的《易中天中华史》,用跨越3700年的时间,对中华文明是什么,从哪来, 往哪去给出自己的答案。
“从女娲写到邓小平”,彼时的他雄心壮志,因为在当年7月,易中天中华史已经出版了前三册。
回顾十年前,对于那时12岁的我来说,喜欢历史是件很轻松的事——袁腾飞出版了他除视频语录外的第一本书,而同样上过百家讲坛的易中天,则开始打造他的中华史体系,高晓松则更懒些,连名字都不换就把自己的脱口秀节目《晓说》编辑成册,更不用说市面上杂七杂八的以xx那些事儿,仿的是09年就已完结的明朝那些事儿。
通俗历史,尤其通俗中国历史变得火热,涌现出的作家大部分是想蹭个热度赚钱,但有些人,是真想打破窠臼,推陈出新,给似乎早已定型且定性的中国历史给出自己的定义。
因为几十年来的桎梏终于有了松动的苗头?
因为三千年来谁著史?
因为礼崩乐坏而求之诸野?
史官在春秋时便是勇敢正义,不畏强权的象征,君子更是讲究立言以求不朽,当然,或许也没那么多大义。
最关键的,是人憋坏了,要说话,要把自己的想法讲出来,大声地讲出来,公之于众。
在我看来,袁腾飞和易中天就是这样的人。
两人的事业在接下来的日子里更为顺风顺水,易中天登上了作家富豪榜,在各地宣讲自己著史的理念。袁腾飞也开始做起各种节目,可能是为了与3700年的易中天中华史对应,他把自己的长篇巨制叫做腾飞五千年。
形式的不同并不影响两个人分别回答了原因——制作一项如此耗尽心血,且用时日久的工程。
精神上的答案是腾飞五千年节目开头略显老气的横渠四句——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现实上的目的则是易中天在宣讲时说的,知识分子就是要有钱,谁说乐道一定要安贫?
而且相较于袁腾飞,明明更老的易中天野心却更大,他的中华史开头其实不是《祖先》,而是那本薄薄的,名为《文明的意志与中华的位置》的小册子。
正如开头他在采访里说,他的书是要解决问题的。
事实上也正是如此,他写的中华史,准确的说,应该再加两字,中华文明史。
内容总结不是我想说的,因为大家可以自己去他的书里看。
易中天把中华文明写得像人,却忽略了人往往有一个问题,知道自己是谁,从哪来并不难。
但往哪去呢?
2018年,我上高三,易中天中华史早就改变了封面,也写到第21卷《朱明王朝》,这是他认为的第三帝国的起始,中华文明也将在明清两代定型,成为我们最熟悉的模样。
前两个问题在我看来回答的不错,可对于当下,第三个问题的答案才最具有现实意义,为重中之重。
可两年前就已确定的消息,原先的36卷要改为32卷。
“越到晚近,硬骨头的内容越多,读者的代入感越强,女娲好写,邓小平难写。”
好一个难字。
不止易中天难,袁腾飞更难,也是同年,微博消失后,袁腾飞销声匿迹,优酷上的腾飞五千年根据相关法律未予显示。
短短几年,繁荣就成了遍地狼藉。
19年,我在翻墙后重新见到了袁腾飞,在他自己开发的app里得知腾飞五千年没断,还在继续,问题倒和易中天中华史一样,缩水,由先前的每集30分钟变成了20分钟。
至于易中天,整个2019年,与剧变的世界相比,他的中华史没有发出任何声音。
两年后的今天,2021年12月1日,易中天中华史的最后一卷《命运和选择》发布,从36卷到32卷,再到不足30卷,到28卷。
最后在24卷尘埃落定,草草了事。
易中天还是没写到邓小平,连孙中山都没写到,慈禧也只是一笔带过。
所以往哪去呢?
在这场漫长的时光最后,易中天最后一章留给了黄宗羲,这位在明亡后给出中华文明往哪去的答案的人。
而他自己,这位提出中华文明面对现代应该升维的人,在用整本书的篇幅回顾完了之前的内容之后,面对那个重中之重的问题,万众期待的问题。
“只有寄希望于之后的实践了。”
12个字轻飘飘,结束了9年前他对自己的提问。
时代再次让人闭上了嘴巴,尽管他知道了答案,尽管那个答案呼之欲出。
值得一提的是,腾飞五千年也在今年完结,两个人算是同时完成了赛跑。
写到这,我想哭的感觉已经好很多了,70年来的历史就是这样,是我没认清现实。
言不能尽其所晓,文不能尽载其道,不仅对袁腾飞和易中天,对这个时代的每个人都是绝望和遗恨。
9年前的2012年,易中天动笔时会不会想到,时间会再次给他这个答案。
[-] DisasterFine493 | 1 points | Dec 01 2021 21:24:57
都是大不受郭嘉待见的大中华胶
[-] frankgreentwice | 1 points | Dec 01 2021 20:04:06
字多不看,只想说一句:大中华蛆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