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exkonb | 1 points | Nov 12 2021 13:52:49

干部病房(财新周刊2012.2.27)

    一则关于“奢华干部病房”的消息,三天之间在微博上被转发了3000多次。

引发热议的,是吉林大学白求恩第一医院新干部病房的几张照片:宽阔大厅里耀眼的水晶灯、光洁的大理石地面、病房里的实木地板和真皮沙发。

这实际上是一条旧闻。把照片放到网上的,是吉林大学白求恩第一医院党办覃主任。2011年10月,他将医院历经两年建设刚刚交付使用的新干部病房的一些照片放到本院网站上。不曾想,这立刻引发了网络反弹。奢华的病房照片被多个论坛争相转载,并被网友配上标题“穷奢极欲的八星级干部病房”。 

这并非个案。2011年10月26日,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网站上,也刊登一篇“我院干部保健特诊病区开诊月余受保健对象好评”的文章。配图中所展示的照片,虽称不上“奢华”,也足以与高档私人医院媲美。

普通民众对公费医疗并轨的热盼,与其说是基于制度设计的理性考量,不如说是在表达着终结特殊医疗的期待。但显然他们并不能如愿。

享受民间所谓“特殊医疗”者,官方文件中通常称为“保健干部”“干部保健”或“医疗照顾人员”。

享受这一待遇的,只有中国庞大科层制体系中最高端者。无论在仍沿袭公费医疗的城市,还是在已实行全面医疗保险制度的地区,这套干部保健制度,都是独立于一般公务员保障之外的。

这套从红军时期即开启的干部保健制度,到今天不但没有消失,反而有越演越烈之势。    由来已久

“1944年11月12日,中共中央山东分局颁布《关于干部保健的规定》,确定保健标准须依据干部的斗争历史长短、工作繁简、身体强弱三个条件,分为甲乙丙三等,并以当时鸡蛋市价计算折款发给。甲等为每人每天3个鸡蛋、乙等2个、丙等1个。

“1958年,省委高干疗养所与省卫生厅青岛疗养院合并为青岛疗养院,担负中央各部和省各部门负责干部及外宾的疗养任务。

“1959年,省卫生厅设保健处,主要负责公费医疗、干部保健、疗养、外宾医疗等管理工作。省内各地市医院和中心医院相继建保健科,设干部病房,负责县(处)级以上干部保健工作。

“1961年,山东省确定老红军、厅(局)长及行政13级以上的干部享受干部保健优待。

“1962年12月,省卫生厅制定公布了《关于省直机关公费医疗预防经费管理办法》,规定享受保健待遇的厅局长以上干部,不受转诊限制;享受优先待遇者为省级副处长以上干部及高级科技人员、老红军、名演员、荣誉军人。”

山东省史志办的“山东省情网”,详细介绍了山东省干部保健制度的历史沿革。从这些介绍中可见,干部保健仅在1967年-1970年,因被说成“为走资派服务”,受到批判而中断。但到了1972年,很快又得以恢复。

而“厅局长以上干部”,这个上世纪60年代就确定的干部保健标准,今天仍然是最主要的干部保健对象。只不过具体保健对象因地区而异。

福建省福州市卫生局2011年发布的《福州市保健干部就医指南》显示,福州市干部保健委员会办公室医疗保障的对象包括:市直机关、市直企事业单位(含党派、群众团体)的副厅以上领导干部、离休干部、“5·12”退休干部、二等乙级以上革命伤残军警,统称“福州市保健干部”。其医疗费纳入福州市干部保健委员会办公室统一管理。

厦门市则将保健对象分为:以副省级领导为主的一级保健对象;以正厅级、副厅级领导为主的二级保健对象;以及以正处(副局)级领导干部为主的三级保健对象。

随着所在地行政级别降低,干部保健门槛也有所降低。在鞍山市卫生局《关于 2004年市直机关干部保健对象健康体检的通知》中,干部保健对象被划定为:老红军、副市级以上干部、离退休地专级干部、师职转业干部、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专家、省优秀专家、专职博士生导师。

名为“干部保健”,其本质是“高干保健”。这个能享受干部保健的群体有多大?具体数字很少有人知道。2011年11月2日人民网曾发布了这样一条消息——《聊城:干部保健对象不公开 卫生局称属机密》。

从北京市多年前的一个数字,也可见一斑。1997年,北京市卫生局、北京市财政局《关于享受医疗照顾人员公费医疗经费实行统一管理的通知》上明确写道:“目前我市享受医疗照顾人员已达4.7万人,随着享受医疗照顾人员的增加,管理任务不断加重,各区县管理人员不足。”    待遇几何?

“人民医院的集团干部保健是做什么的?”——2011年11月29日,在安徽省马鞍山市政府门户网站“市民心声”论坛上,一位网友向卫生局提出了这样一项“咨询投诉”。他问:“每次坐一楼电梯,都望见有个楼层写着集团干部保健室,我们能否得到和干部同样的保健水平呢?”

干部保健有着强大的组织保障。黑龙江省卫生厅保健局2010年11月10日的一条消息写道:“医疗保健工作既是医疗服务,又是政治工作。各级保健办要加强组织领导,从组织上保证干部保健工作顺利开展。”

目前,从中央到地方,各级卫生行政部门中都有干部保健部门。如广西北海市卫生局干部保健科的职能包括:组织安排领导干部年度健康体检;负责协调做好保健对象疾病的诊治、组织联系专家会诊、抢救和转诊等工作;负责干部保健基地的业务指导督查;负责组织和协调做好来北海视察的中央领导、来访外宾以及各级领导在北海期间的医疗卫生保障工作及医疗保密工作等等。

一些地方政府还建立了专门的干部保健委员会。深圳市盐田区政府2004年下发了一份《盐田区干部保健管理办法(试行)》,其中要求,区干部保健委员会统筹全区干部保健工作;区干部保健委员会下设保健委员会办公室,负责干部保健工作的具体管理和组织协调。

此外,很多机关设有老干部局,服务的内容之一也是保健。

医院则是具体的实施方。前述《盐田区干部保健管理办法(试行)》还要求,“承担干部保健工作的医院实行党委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分管院长具体负责此项工作,并指定有技术专长、经验丰富、医德医风高尚的医生组成干部医疗保健专家组,负责区领导干部的医疗门诊、会诊工作。”

这些要求通过各类医院管理规定得以制度化。2010年,内蒙古自治区专门为此发布了《内蒙古自治区干部保健工作考评办法(试行)》。除了要求“成立保健委员会和办公室”,更对医院提出了细致要求。比如,“有一名院领导分管医疗保健工作,定期或不定期研究讨论工作”,“分管领导每月进行一次干部病房行政查房”等等。

对医护人员的治疗水平也提出了高要求:“各病区及门诊负责人应具有中级以上职称;各病区至少要配备一名副主任以上医师;住院医师通过各科轮转后方能进入病房;干部病区至少配一名副主任护师,护士长应具有主管护师以上职称”。 

除了这些制度上的保障,最大的区别是实际福利的享有。“司局级以下是普通公费医疗;司局级以上到副部级是一个级别,属于公费医疗医疗照顾人员,基本就没什么不能报销的。副部级以上又是一个级别,享受的待遇更好。”一位北京友谊医院的医生说。

北京此次公费医疗改革中,干部保健对象,即“医疗照顾人员”,尽管也改为刷卡就医,但其经费来源和报销比例均无变化,仍由北京市财政或其所在单位支付。

2008年,江苏省苏州市委老干部局的网站上,转发了一篇题为“老干部医疗保障水平不降 医药费合理增长”的文章,讲的就是安徽淮北市控制离休人员保健费用的经验。    特殊病房

比起报销比例,干部们所享有的更加便捷、舒适的就医权,在“看病难、看病烦”的今天,更为实惠。

住宿条件的差别显而易见。厦门市《关于干部保健待遇的说明》中规定,干部保健对象住院可住干部病房,一级可安排套间,二级可安排单间,三级可安排标准间(双病房)。这个规定在全国颇具普遍性。

几乎每家公立医院都有一些干部保健病房,甚至专门的干部保健楼。他们往往低调地偏于医院一隅,但其流程、管理、服务,无疑都是医院中最好的。

2006年8月,《中华现代护理学杂志》一篇题为“干部保健工作对护士的素质要求”的论文称,干部保健对象要求“封闭和隐秘的就医环境:在高级保健病房门口设武警站岗,严格控制探视,确保封闭、安全”。

在北京医院,除了一楼大厅的门诊,人们还会在五楼看到专门的司局级门诊。与一楼大厅拥挤的等候人群不同,偌大的等候区只坐着三两位病人。    有的医院还有专门的高干病房楼,流程、区域、住院都和普通病区分开。

和普通诊疗区域一样,许多地方的干部保健科面临供不应求的局面。

新疆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网站上一则“我院领导参加自治区干部保健工作总结表彰大会”消息提出,要加快医疗保健基础设施建设,确保就医“绿色通道”畅通,缓解保健对象看病难、住院难矛盾。无论是一级、二级还是三级保健对象,都应享受“绿色通道”服务,各基地医院都要建立专门的干部保健门诊、干部保健病房和干部保健中心,提供专门的挂号、取药等服务。

安徽某市医院干部保健科主任也对财新记者说,其干部保健科主要针对离休人员和司局级以上干部及少量教授。近年来离休人员减少,但床位依然紧张。“三分之一的病人都是长期住院的,因为他们的治疗全部免费。”

为了缓解这方面的供需矛盾,近几年,全国多地加紧建设干部病房。2011年3月4日,江西省人民医院网站上刊登的一则采购公告就显示,“干部保健病房楼改建工程为江西省重点工程”。

“这几年,很多医院都在盖干部病房,政府对建这样的地方非常慷慨,拨款也很迅速。”一位医生说。

除了硬件,干部病房的服务同样令普通人羡慕。

上海某三甲医院2004年12月29日的一则报道讲述干部病房搬“新家”的故事:“经过3个多小时的忙碌,3个病区近80名高干病人全都顺利平安地搬进新病区。看着崭新的病房,良好的设施,每个老人脸上都流露着喜悦。一位老人刚收拾妥当就已经在阳光满溢的阳台上看报;重症病人老余,插着呼吸机不能说话,但脸上的笑容和急切想与人交流的表情已经说明了一切。”

在资源紧张之际,保健对象们似乎总能享有较高优先权,包括输血、特殊药品等等。

在公务员转医保的漫长历程中,无论是在已经并轨的诸多省份,还是刚刚改革的北京,公费医疗并轨改革大多与特殊医疗无关。

“不保留他们的待遇,改革无法推进。”北京市某区社保部门的工作人员对财新记者说,“但他们想进入医保我们也不同意,那很有可能会损害所有参保者利益,还是让他们走单独账户,保留这些待遇吧。”■   北京公费医疗并轨改革大事记

1952年6月

《关于各级人民政府、党派、团体及所属事业单位的国家工作人员实行公费医疗预防措施的指示》规定,公费医疗的对象为各级党政团体和事业单位的工作人员及残废军人,待遇与劳保医疗基本相当。公费医疗和劳保医疗构成中国城镇职工医疗保障的基本框架

上世纪80年代

针对现行公费医疗制度存在的弊端,公费医疗制度改革采取试点与面上改革相结合的形式, 在全国广泛开展 1994年

国务院确立在江苏镇江和江西九江进行职工医疗保险制度改革试点

1998年12月

《国务院关于建立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决定》发布,要求城镇所有用人单位及其职工都要参加基本医疗保险,实行属地管理;基本医疗保险费由用人单位和职工双方共同负担;基本医疗保险基金实行社会统筹和个人账户相结合

2001年

北京市政府颁布《北京市基本医疗保险规定》,标志着北京市基本医疗保险正式实施 2009年4月1日

平谷区2.16万机关事业单位人员,整体纳入基本医疗保险

2010年1月1日

西城区启动区属机关事业单位公费医疗改革,全面实现参保人员持卡就医实时结算 2012年1月1日

北京市属机关事业单位22万人被正式纳入城镇职工医保 2012年2月3日

北京市医改办负责人表示,2012年市级公费医疗人员全部纳入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将做好中央国家机关公费医疗人员纳入城镇职工医保准备工作

资料来源:财新记者根据公开资料整理

[-] texkonb | 14 points | Nov 12 2021 14:04:54

中国外交部发言人华春莹10月4日就在推特上表达了对美国新冠患者的关切: “昨天,美国报告了47000例新冠肺炎确诊病例和600例死亡病例。这些病人面对的苦难令人心碎,衷心希望所有美国患者,都能得到像总统一样‘一流’的治疗待遇。”

[-] Medical-Acadia-7355 | 13 points | Nov 12 2021 13:56:33

当主子的,就该这样,您还别不服气

[-] [deleted] | 8 points | Nov 12 2021 13:55:07

记得以前在支乎上翻过不少高干病房的问答,不知道现在是否还在

[-] Positive_Ad_9418 | 4 points | Nov 12 2021 14:43:58

都给你打了那么多针新冠疫苗,你还有什么不满意的

[-] Guangmingleiluo | 1 points | Nov 12 2021 14:50:17

一眼真,我爷爷以前认识一个离休正厅级干部(过世了),一个月到手15k,过年还有各种红包津贴拿,生病了一个电话十几个人八抬大轿抬去高干病房好生伺候,什么是赵家人?这就是赵家人!

[-] oneshotonepig | 8 points | Nov 12 2021 15:18:29

我爷爷副局级十五年前退休金就一个月八千了,我现在一个月工资到手也就这点

[-] Guangmingleiluo | 3 points | Nov 12 2021 15:57:59

这就是赵家人吧,差距如此悬殊的情况下,蜘蛛还在那歌功颂德我是没看懂的

[-] FatShionFTD | 0 points | Nov 12 2021 18:20:09

家里老人走了后再也没去过干部病房了,可能我们那里穷吧,病房只是比较大加上独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