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ny_Firefighter3021 | 1 points | Nov 06 2021 06:26:04
抽象还是荒诞?贝克特或存在主义冲浪TV说抽象更多,此种说法或许不会追溯到先锋派绘画——以及未来派的诗歌——当一件中国发生的事情——一个事件——它的戏剧性和丰富文化关系还有现实主义效果令人产生某种情绪和震惊的时候——浪友当然还有抗带V等和共产党政府暧昧的底层文化角色——会说——抽象。
抽象表达对一个事件怎样的判断呢?通常抽象是一种思想的映射也是对现实主义叙述的省略——当我们说——这件事抽象——我们通常不再对这件事进行二次表述——抽象——通常是一个被传播的事实的一处终点。
被指认为抽象的中国事件覆盖在各种媒介上——抖音的炒作视频——微博的粉红抒情——无法道德审判的中国家庭悲剧及其展现的复杂性——极权主义下的无效劳动行为。
当我说抽象,今天它已经具备这样的功能性。
也行以历史语言学的角度,meme式的抽象文化更为具体的展现在直播语言的省略性和黑话意义上。
主播用更为简略的语言和观众形成默契,以脱离现实语境,而今天,抽象被广泛地运用于现实语境,我们成为了社会现实巨大直播的孤独观众,用抽象和重复地情绪反映证实社会不同现实事件间的诡异联系。
当我看见有人post《等待大的》的时候,我想到了贝克特的幽灵如何在冲浪TV存在。op不知道贝克特的艺术创作历史,于是用一个类似于等待戈多的剧情和形式,简单处理了我们今天的奇怪情景。等待大的,可能是一种终末论,没有救赎而只有颓废和绝望的终末论。
贝克特通常被认为是文学语言抽象化革命的代表,而非存在主义者。贝克特创造性地展现了日常中被忽视的重大实在——我们在重复地喧嚣并最终拥有目的性时刻。日常的重复语言是社会文化稳定的基础,是事实,即便是职业的知识分子也在大量地重复自己的思考而无法如同真正的人工智能一样避免档案意义的重复。
贝克特让抽象化的文学语言和先锋派的抽象绘画并驾齐驱,成为了一种强有力的世界解释。
而贝克特的抽象并非冲浪TV里常用的抽象,却又在我刚刚的陈述里可以看见地有所重合。
存在主义者用古典主义的方式表现上帝已死和存在本质的错误起源——追溯到普罗米修斯的神话——人本不该存在——人类文明的起源乃被鹰啄的普罗米修斯而非西西弗斯,西西弗斯四肢活动方便而普罗米修斯被束缚。四肢活动的方便是存在主义提供的错误条件——因为他的表象无法回应他提出的困境。
但正是这种解决了二战存在危机的哲学贡献了荒诞——这一强有力的指认。
中国的存在主义并没有处理二战经验而是处理了缺乏完美受害者的文革经验,于是荒诞在中国失去了强有力的指认功能。
当我们面对此地的千奇百怪时——
是荒诞还是抽象?
是贝克特还是存在主义?
今天我们的文化或许将在两种艺术哲学里找到更为实践性的位置。
[-] HENTAI_JOKER | 3 points | Nov 06 2021 14:16:00
要不开个专栏,整点类似东京大学的表象文化论
[-] Many_Firefighter3021 | 1 points | Nov 06 2021 16:44:30
目前没法全身心做这个,目前整理资料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