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unteringosday_1 | 1 points | Oct 11 2021 09:21:32
人物评价之拿破仑波拿巴作为众所周知的伟大将军,和革命法兰西力量的代表的独裁者和精神罗马人的科西嘉皇帝,拿破仑最为支那网络称道的除军事能力以外莫过于波拿巴主义。即有点网龄的适龄冲浪人口中都熟悉的左左词语,用于暗喻邢平登基。一个细节是当时修宪的时候袁世凯成了屏蔽关键词,但是波拿巴主义这么露骨的词语却没有。
波拿巴主义指的是在动荡的革命中用军事功绩和强权笼络人心,似乎完全是负面词汇。实际上它也说明了野心的概念。因为拿破仑的地位其实并不牢固,确实要用军功不断保持。并非军功有价值,而是军功带来的革命输出有价值,革命当然是很难停下来的,因此拿破仑注定要疯狂打仗,打仗完了,他自己要革命不要君主制的呼声还会提高,这种野心只为了自己的荣誉和利益而且是不会稳固的荣誉和利益就把自己的才华献给这场战争。即便拿破仑自己随军功越做越稳,自由主义还是在他的军功上同样增长,并且最后肯定比拿破仑更持久。
我们看到一些看法是拿破仑是野心家,为了自己就把战争播散道整个欧洲。这种说法通常来自左左,比如支那的左左,评价波拿巴时就是贬斥军功,说拿破仑带来的只是他个人的独裁云云。他们也用同样的理由来反对邢平登基,仿佛邢平也征服世界,成功输出了注定会胜利他自己的共产主义一样。一些认为拿破仑是棋子的看法也同样来源于这群左左,认为拿破仑是罪恶的民族压迫的代表,只是被推动来完成血腥的历史使命的。这两种看法一种是无视其他的变化而单一专注拿破仑自己的所得,要勾起我们的仇恨以便让我们无视面前的情况,一种是故作清高,指出仿佛藏在背后的神秘目的,用说得很“真”的语气刻意无视推动拿破仑——亦或说强迫拿破仑不断进行输出革命战争的真正幕后黑手的努力,即自由主义和民族主义。
在拿破仑不断地殴打各式专制者的时候,欧洲的灯塔完全属于法国。尽管人们经常拿刚刚成立的美利坚和及时退任的华盛顿来和革命法兰西和拿破仑进行比较,然后比初一个美利坚远胜于欧洲的结论,但是拿破仑的专制实际上打碎了更多的专制者,换来了民族主义和德意志民族。而美利坚只是以并不确定的心态和并不能称之高尚的动机摆脱了一个日后也成为灯塔的宗主国,华盛顿也只是抛掉一个有名无实,甚至连名也没有的职位。
若是远在大洋彼岸,便可悠然表现出绅士的从容,不带掩饰地大力宣布自己身上的不知可信度多少的美德。又把自己的判官给系住,不让他们评价自己和改革自己,在自己的国土上享有无尽的名声就更无阻碍。只是一个人的财产并不由相貌和功绩所决定,多数时间相貌会掩盖掉功绩,尤其是当离别人的面孔太远的时候。由于人天性的作恶多端,功绩很多时候还会被全力贡献给并不神圣的事业,以至于这些功绩最后又会被夺走成为失败的赌注,分享了他的荣誉给他不齿的对手如清华法学博士。惟愿使役永存,使一生施展谋求的身手,不至最后竟然没有出色的受害者和受益者记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