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iresys | 1 points | Sep 19 2021 19:45:46
前段日子某位浪友推荐的《找对英语学习方法的第一本书》(漏屋著)的确是本好书,抽时间看了大部分,这里再次推荐一下这本书的核心价值正如作者强调的,并不是直接教给你什么方法,而是把涉及语言学习认知方面的认知心理学,脑科学的一些研究和假说和读者分享一下,很多都是有引用的论文可查,知道了背后的某些原理后就可以像马斯克一样用第一性原理来优化自己方法和学习过程,如果感觉自己学习效果总是不好的可以参考一下。即便学的很好的浪友也可以用其中的理论解释现在关于语言学习的某些现像。比如第一章第一节标准发音部分,可以解释为什么某些发音问题难以纠正,第二节外语环境,解释了为什么即便上大成本外教课效果也有限,很多人去国外后仍学不会外语,第四节解释了语言的石化现像,为什么大量交流后口语水平仍然提升不明显,其它还介绍了一些可能碰到的纠结点,有些是没必要在某个阶段花精力的。我认为这本书最重量级的在第二章,从认知心理学和脑科学解释了语言能力,比如你是如何处理声音的,你在使用外语时大脑有什么活动,单词到底意味着什么,我们到底该怎么看待语法,程序性记忆,或者说非描述性记忆的重要性,阅读时的心智活动是什么样的。后面还有语言教学发展史,以及他本人给出的学习策略,当然正如他所说,他给出的方法只供参考,每个人还需自己在不同阶段选取灵活的策略自学。
在这里简要说明其中的一个观点可以供各位参考参考,是讲语法内容的,作者认为,东亚地区采用的普鲁士外语教学法,或语法翻译教学法(曾经被用来教授拉丁文,只为阅读服务)强调句式结构,并根据句式结构将句子翻译为母语理解,这就导致学生在组织语言的时候总想拉出一个句式结构,再往里面填单词的行为,但这种行为是缓慢的,耗费时间的,令人纠结的。作者提出,现在主流的观点即便再强调显示表达语法研究语法的作用,也仍然认为语法的应用很大一部分都是由“自然激发”形成的,什么叫自然激发呢,打个比方,一个语法神经块在大脑里的一个带有各种概率的网上面,如果之前说的内容和语境和它没什么关系,它下面出现的概率就会很低,如果前面说的内容和它有关系,那么它出现的概率就会很高。比如下面这句话,‘He was arrested by the police’,一个外语比较溜的人是以这样的方式说出来的,他的大脑里首先是一个概念,这个概念是某个男人被警察逮捕了,当然这个概念不是以语言描述的,但此时下面几个概念在他大脑里是激活的,他那个男人He,过去的时间概念,逮捕,警察,这几个概念存在,但不是以言语描述的形式存在,更像是是一个场景,各位自己仔细体会就好。然后这个人开始组织语言,这个人的情感预设向He偏移,那么He作主语的概率大大提高了,He说了出来,然后被做了什么事情和过去的时间概念,使得was这个词语被激活的概率大大增加,was说出,紧接着是具体的动作,arrest加ed,可能老师教的是,被动加ed,但说话人肯定不会在说话的时候想这些语法规则,He was,以及此时大脑里被动的概念会自动让他激活arrested的概率大大增加,而不是arrests或arresting乱七八糟的,不符合语境描述的表达。然后是by the police,具体不再阐述。事实上,作者指出现在某些研究认为语法和单词存储方式都是一致的,都在某种复杂的加权图结构(当然实际是更复杂的,不过不用担心,大脑会自动帮你处理某些问题)上,在一个节点的时候,下一个节点该向什么方向走都基本已经是确定了的。
[-] Fun_Macaroon_9229 | 2 points | Sep 20 2021 00:37:46
无为而治了属于是
[-] firesys | 1 points | Sep 20 2021 18:47:07
真正要学肯定会更累呢,不过对能力的培养效果会比恩做题背考试对策书好很多。当我看了几眼这本书后,发现之前碰到的坑都有提到过,并且自己尝试解决并有一定效果的方法跟书中的理论是可以结合的,才大受震撼。比如高中时候的听力做题时期,我很苦恼怎么也听不懂,只能捕捉关键词解题,经常听力扣的分和之后卷子除开作文的部分五五开,不管再怎么读书背单词做阅读都没效果(现在我只想扇自己两巴掌,做题我操你妈)。这本书介绍了,首先对声音的处理有单独的脑区负责,所以听力的训练需要用听来解决,再然后,没人可以真正听清一个句子,熟练的掌握者做的事情是将听到的关键信息拿到手,再让大脑自动根据环境,语调,知识,上下文还原语句的全文含义,所以关键在于大脑的数据库,只有平常多积累听力内容,才能在听陌生内容的时候掌握其含义。实际操作时细节就更丰富了,听力能力是一种非陈述性记忆,所以学习时需要在一定时间内反复刺激训练,走马灯似的听纯数浪费时间;要尽量保证心理活动只涉及到听力到概念含义的转化,就不能在检验成果的时候出现字幕,最后最好是闭上眼边听边脑补;语言能力是逐渐训练得到的(为什么必须是逐渐习得而不能突击就又是个大坑了,这里就不提了,但考试是可以突击的。改天说一下我这个门外汉对非陈述记忆的理解,希望有心理生物等学科老嗨出来指导指导,感觉理解这东西挺重要的),所以新的学习内容要基于自己能力定制选择,像搜索图一样逐渐扩展边界。。。
[-] [deleted] | 2 points | Sep 20 2021 06:56:49
我推荐一下林语堂的《怎样学习英语》(在光华大学英文文学会的演讲)还有他其他地方提到的关于学习英语他自己的做法。然后大概语言学也可以看一下。关于找英语材料和英语学习的材料(词典、语法书还有一些学习网站之类的)都尽可能不要用支产的,可以接受翻译过来的但之后可以过渡到用英文的材料。 ~~只是提一下我自己的做法,有什么不恰当的请浪人指教~~
[-] [deleted] | 2 points | Sep 20 2021 07:00:26
http://www.tertioenglish.com/archives/2141
[-] ministryofmeme | 1 points | Sep 19 2021 20:06:54
所以说不要想太多, try to find the flow这样?
[-] firesys | 1 points | Sep 20 2021 18:09:30
其实成年人在掌握外语时很多不畅的地方就是因为在学习吸收的时候参杂了过多的除开句子语音本身的思考
[-] dkmfTheMaster | 1 points | Sep 19 2021 20:31:45
学语言,多主动输出就好了
[-] firesys | 1 points | Sep 20 2021 18:12:21
前提是输入工作也要做好,不然第一没东西输出,第二不会输出,能够比较自如的输出的时候其实已经到了学习的中后阶段了
[-] EvilRedCrashUs | 1 points | Sep 20 2021 07:30:48
不听不听,王八念经
[-] firesys | 1 points | Sep 20 2021 18:03:21
网上有白嫖残页版本,前面基本都在讲故事
[-] After-Breaker | 1 points | Sep 20 2021 15:14:24
就是克拉申的二语习得理论嘛
[-] firesys | 1 points | Sep 20 2021 18:02:14
在语言教学历史的部分提到克拉申的二语习得理论是现在主流被认可,被实践证明有效的假说,当然这本书没有主要讲这个东西。但的确,克拉申的二语习得理论中的某些观点十分核心,是比较重要的,可以在作者认为比较科学的策略中无时无刻看到其影子
[-] dark_devil_blade | 9 points | Sep 20 2021 00:50:58
不仅在于找准英语学习方法,关键在于找准英语学习方法
[-] firesys | 1 points | Sep 20 2021 18:15:54
是我的描述过于抽象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