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moteHoney | 1 points | Jul 28 2021 16:50:34
這屆奧運中國真的會非常難看...分析文章再度打臉體育局...看到網友貼出近一年前的舊文
印證了我昨天的判斷:
而且它的分析內容更加清楚
詳細解釋了體能標準為何有害
奇怪的是怎麼這篇文章還沒被河蟹
出處:
https://mp.weixin.qq.com/s/3Elqas8L1CddNLBCTVBwYw
這些最厲害的選手奧運選拔賽就被淘汰了
支那體制真是笑掉人大牙
舔狗局長應負全責
傅园慧们进不了决赛的内幕:13年前就有人预言了这一幕??
昨天的头条新闻,真可谓滑天下之大稽。
我想破脑瓜都想不到,阻止我国运动健将在奥运赛场上摘金夺银的,居然不是别国的竞争对手,
而是来自内部的狗屁政策。
9月26日,洪荒少女傅园慧勇夺女子100米仰泳预赛第一名。
当天她就发微博庆祝。
结果赛后采访却让人惊掉大牙:预赛第一的傅园慧,居然没有资格参加决赛?
与傅园慧一样无缘决赛的,还有好多个“第一名”。
女子200米蛙泳第一名于静瑶,
男子400米个人混合泳第一名方喆,
男子50米自由泳第一名,打破尘封7年全国记录的余贺新,
女子1500米自由泳第一名、打破亚洲记录的王简嘉禾,
与这次决赛绑定在一起的,是奥运选拔赛。无缘决赛,意味着这些预赛第一名,甚至打破亚洲纪录的运动员,很可能没有“资格”代表国家征战奥运会。
为什么?
因为跑的不够快。
跑步,是国家体育总局制定的体能测试的一部分。
这个引发舆论极大不满的体能测试,包括30米冲刺、引体向上、卧推、深蹲、3000米等一系列项目。
体测不达标的运动员,不仅要扣钱,还不能参加东京奥运会。
你可能不知道这个体测标准有多离谱,我就先举一个例子:男子引体向上要做40个才能拿10分。
而2006年出台的《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人体能标准》明确指出,对男子引体向上的要求,12个就合格,16个就优秀。
引体向上40个,这是在选拔超级英雄吗?
引体向上仅仅是游泳健将夺冠道路上的一个小障碍,真正让他们感到绝望的,是3000米跑。
最好的例子就是奥运冠军叶诗文,在参加这次决赛之前,她铆足劲把3000米跑成绩提升了一分多钟,但高强度的体测训练,却影响到她的“正职”比赛成绩。
叶诗文在两项比赛中都拿到了不错的名次,却都因为体测排不上前8,无缘决赛。
傅园慧也一样,她曾经发微博吐槽说,想不到我傅圆圆这辈子也有会跑步的一天。
拿到预赛第一后,傅园慧又因为体测不达标,无法晋级决赛。
打破国家纪录的余贺新,体测排名第九,无缘决赛。
这次突破亚洲记录的小将王简嘉禾,满分50分的体测,她只能拿到29分。赛后她直言自己3000米跑得不快。
这小孩儿还没吃过亏,采访时直接怼领导:
体能我们也不是不重视,但体能不能起决定性作用。
这次比赛以体能决定谁能进入前八名,我觉得还是稍微欠缺一点。
啧啧,刘国梁知道吗?就是那个不懂球的胖子,他都能被干掉,你又有什么资格抱怨?
2
体育总局的领导们,不仅要求游泳健将们跑得快,还要短跑运动员会长跑。
短跑健将苏炳添,就曾因为3000米跑长达13分38秒钟被网友吐槽。
后来苏炳添还要解释:3000米属于慢速有氧运动,短跑运动员以力量和爆发力训练为主,要是训练太多长跑,会把“快肌肉”练成“慢肌肉”,从而影响爆发力,得不偿失。
苏炳添的话,网友们听不懂不要紧,反正是咱们只有加油的份。
但总局的领导们听不懂,就很要命了。
还是拿游泳健将们举例,因为运动特性,游泳运动员们的脚腕关节柔软,摆腿效率高,这样游泳速度才会快。
而长时间的3000米耐力测试与他们的运动特性背道而驰,损伤脚踝不说,还有的游泳运动员因为训练长跑,导致脚磨出水泡,害怕感染不能下水训练....
竞技体育到了顶尖级别,可不就是“严重偏科”?
难道在总局领导看来,长跑运动员就能包揽所有项目?
搞体测,不讲科学,不讲道理,用长跑运动员的指标要求游泳运动员,就离谱...
比总局领导更加离谱的,是捧总局臭脚、分管其他联赛的领导。
泳联主席周继红是一个,但我万万没想到,就连中国象棋联赛也要来掺一脚。
2020年全国象棋男子甲级联赛预选赛规定,参赛者必须先通过体能测试,其中包括1000米跑、立定跳远、坐位体前屈三个项目。
在役的棋手可有不少老同志,难道年过七旬的特级大师柳大华,也还要参加体能测试?万一身体上出了问题,谁能负责?
正所谓“外行管内行”,说的就是总局的领导。
3
引发这一切乌龙的罪魁祸首,是2020年2月27日颁布的《体育总局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强化基础体能训练恶补体能短板的通知》,
通知明确指出:不达标者,不能参加奥运选拔。
与《通知》一起发布的,还有上面提到的体能测试标准。
如何评价这个标准?
一刀切。
仔细看这些标准,你会发现不仅仅是游泳队、短跑队与《标准》八字不合,几乎所有运动的特性,都和《标准》要求相冲突。
举个例子,网络上讨论激烈的“花样游泳”项目,花样游泳的姑娘们个个都是大长腿,因为这样看着才赏心悦目。
而体测中要求的“坐位体前屈”,手需要超过脚40cm才有满分。
结果,两位花样游泳奥运亚军黄雪辰、孙文雁,就因为腿太长,倒在体能测试上,连决赛都没进。
这两位“老将”从2008年开始参加奥运会,从08年的铜牌,到12年无果,再到16年的银牌,创造了中国队在该项目的奥运会最佳成绩。
人家啥苦没吃过?人家2019年还立下壮志,要带领国家队超越俄罗斯队。
结果总局领导告诉人家:因为你们腿太长,不能参加选拔决赛。
人家大半辈子的努力,倒在了领导的不专业、一刀切上?逗人家玩儿呢?
《标准》中还有一项很值得吐槽,那就是对BMI的要求。
其中,男性BMI分数大于22、女性大于24就是0分。
我就一句呵呵,你知道男子满分BMI18是个什么概念?
我们称之为:瘦猴。
举个更直观的例子,飞人博尔特、身高1.96米,体重95公斤,通过计算可得BMI为24.7。
飞鱼菲尔普斯,BMI为23.74。
哪怕是这两位世界级选手来到中国队,也照样进不了决赛,
因为他们体测BMI指标,都是0分。
话已至此,你应该明白,这个《体测标准》有多离谱,对运动员的伤害有多大了吧?
在苟局长指导体局总局工作之初,曾说过一句话:
体育人做体育事,姚明就很适合做篮协主席。
但另一方面,“外行管内行”,一直伴随着苟局的职业生涯。
早年他在北京管教育,被北京人指责“毁了这一届孩子”,
后来又把不懂球的胖子挤走,让中国乒乓球第一次在单打项目上不敌日本...
如今又在奥运前夕,不顾运动特性,不讲科学方法,大搞“一刀切体测”....
真是闻所未...
等等,这剧情好像哪听说过?
郑渊洁曾在2007年出版的《舒克贝塔和歌唱家》中写下这样一个故事:
“让田径班的学生改学跳水,让武术班的学生改学棋类,让游泳班的学生改学武术,让跳水班的学生改学足球”
“这不是误人子弟吗?”
“正因为他们不懂,才让他们去学,以此培养他们的奋斗精神,磨炼他们的坚强意志”。
而在泳联主席的讲话中,居然出现了几乎一模一样的说法:
“中国游泳要想全面冲击更高水平,必须基础和专项双管齐下,因此这次全国比赛中增加基础体能测试的目的,就是为了弥补中国运动员的短板,以提高中国游泳运动员在世界上的竞争力。”
现实居然能和13年前的童话一样魔幻...
只有一声叹息。
今天的中国和13年前的中国,自然不可同日而语,
但有些人和事,却一直没能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