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eachingSpirited8414 | 1 points | Jul 16 2021 05:16:45
李逵其人其事2(转载柳忘言19.
当众人在白龙庙聚义的时候,宋江把李逵介绍给晁盖。
【李逵听了,丢了双斧,望着晁盖跪了一跪,说道:“大哥休怪铁牛粗卤!”】
这里面有一个很有意思的行为,被我们读者忽略了。——“跪了一跪”。通过这四个字,我们能发现什么?我们仔细品味这四个字,就是会发现,李逵对待晁盖的态度,是很不肖的。也就是说,他并不喜欢晁盖。对晁盖的行礼,完全是敷衍了事。
如果他很尊重晁盖,就应该出现书中,经常出现的字眼:拜,或者,大拜。
晁盖在此之前,根本不认识李逵,双方没有任何交往。他为啥不喜欢晁盖?
他们在此之前,唯一的交集,就是在李逵滥杀无辜的时候,【晁盖便挺朴刀叫道:“不干百姓事,休只管伤人!”那汉那里来听叫唤,一斧一个,排头儿砍将去。】晁盖试图阻止李逵的滥杀。但是,李逵根本就不鸟晁盖。
现在我们明白了,李逵对晁盖阻拦自己的行为,很不满。所以,他根本不尊敬晁盖,不喜欢晁盖。
放下李逵的态度暂时不说,先说说晁盖。
自从晁盖上梁山,当了梁山老大以后。晁盖多次对手下人说:抢劫,不得伤害人命,更不能滥杀无辜。举例如下:
【分付道:“只可善取金帛财物,切不可伤害客商性命。”刘唐去了。。。。只见小喽罗报喜道:“三阮头领得了二十余辆车子金银财物,并四五十匹驴骡头口。”晁盖又问道:“不曾杀人么?”小喽罗答道:“那许多客人见我们来得头势猛了,都撇下车子头口行李逃命去了。并不曾伤害他一个。”晁盖见说大喜。“我等初到山寨,不可伤害于人。”】
古代,领导人说出的话,往往就是法律。就是政策。就是原则。晁盖多次强调,不能伤人性命,不能滥杀无辜。就是法律,就是原则。就是政策。
可是,当晁盖亲眼看见李逵滥杀无辜,并且,亲自阻止李逵的滥杀,而不果的情况下。晁盖是怎么做的呢?
【晁盖道:“却是难得!这个人出力最多,又不怕刀斧箭矢。”】
他不单不生气,反而夸奖人家!
可以说,晁盖是一个糊涂虫。做为领导,完全不懂得原则的重要性。自己亲自定下的原则,被人无视,被人破坏,自己根本没啥意见!
原则性的东西,晁盖不能坚持;反而对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大做文章。后来,时迁、杨雄、石秀三人投奔梁山的时候,晁盖听说,因为偷鸡,导致发生了冲突,大怒,要砍了杨雄和石秀。说:
【这厮两个把梁山泊好汉的名目,去偷鸡吃,因此连累我等受辱。】
他因为时迁偷鸡,玷污了梁山的名誉,而发火。请问晁盖先生:是偷鸡事儿大?还是滥杀无辜事儿大?是偷鸡,能羞辱梁山的名誉?还是滥杀无辜,能羞辱梁山的名誉?
20.
假如,在白龙庙,晁盖对李逵发火,说,你滥杀无辜,还不听我将令。连累梁山泊受辱。拉出去砍了!
李逵还敢再滥杀无辜吗?
假如,晁盖理正严词的训斥李逵,包括宋江在内的任何人,都不能反驳。也无法反驳。顶多大家伙求情,说他力救宋江,功劳很大,饶他一命。
这样,既坚持了自己的原则,维护了梁山老大的尊严。又能够把李逵的恶劣品性,扼杀在摇篮中。
可以说,李逵后来的滥杀无辜,是晁盖不能坚持原则,导致自己的政策,被破坏之后,产生的恶果。而这种罪恶行为,在后来宋江执政之后的纵容下,如洪水泛滥,一发不可收拾。
换一种通俗的说法,是晁盖不愿意得罪宋江的情况下,纵容了宋江手下的恶犬。
所以,李逵的滥杀无辜行为的主要责任者,第一责任人,是晁盖。第二责任人,是宋江。是他们二人,给李逵的滥杀行为,提供了必要的环境。
我们再来研究第三个重要问题:李逵为何对宋江忠心耿耿?换个方式说,宋江,用何种手段收买了李逵?
在论宋江的前两章中,许多内容,都是分析宋江为何受到江湖好汉的尊敬与爱戴。其中,宋江拉拢武松的手段,是非常特别的。就是用感情手段,拉拢武松。而宋江拉拢李逵的手段是什么呢?
在他们二人刚刚见面的时候,宋江除了给李逵钱,带李逵吃饭,并且很尊重李逵以外。并没有像对待武松一样,采用特殊的方式,刻意拉拢李逵。可以说,宋江与李逵交往的初期阶段,对待李逵的态度,与对待其他梁山好汉的态度,并没有很大的区别。
既然如此,李逵对待宋江的表现,已经远远超出了一般梁山好汉,对宋江的回报。
从最初的孤身劫法场的投机行为,到后来,唯宋江马首是瞻。处处紧跟宋江,处处为宋江卖命。都能显示出,李逵对待宋江的忠心。而从宋江对待李逵的私交上说,他没有给李逵任何好处。但是,作为梁山的领导者,宋江给了李逵一个特殊的待遇——纵容!
说一个最典型的案例:
【宋江喝道:“你这厮,谁叫你去来!你也须知扈成前日牵牛担酒,前来投降了。如何不听得我的言语,擅自去杀他一家,故违了我的将令?”】
李逵明知扈成已经投降的情况下,擅自屠杀扈家满门。而宋江对李逵的处理是这样:
【宋江道:“你这厮违了我的军令,本合斩首。且把杀祝龙、祝彪的功劳折过了。下次违令,定行不饶。”】
无功无罪,下不为例。
21.
李逵屠杀扈家庄,是一个非常恶劣的案例。
上文说过,李逵喜欢破坏规则。借钱闹事,赌钱赖账,动手抢鱼,等事,都是懂得社会行为规范,而有意破坏的行为。这些行为,毕竟是在正常社会范围之内的事。也就是说,都是白道上的行为规范。
但是,屠杀扈家庄的行为,则是破坏了梁山的法律基础!是破坏了黑道上的道德规范。
我们在论宋江的第一章,里面详细讨论过这个问题。就是,黑道上的法律与道德是什么?——义气。
不讲义气,是无法在黑道上混的。义气,是黑道上,最重要,最基础的道德规范。甚至说,就是黑道上的法律。
而扈成已经投降的行为,说明扈成已经是梁山一伙。而李逵屠杀同伙,就是一个不讲义气的行为。这个行为的恶劣影响是非常严重的。对于这一点,宋江不可能不清楚。但是,宋江依然宽恕了李逵。
对于李逵在梁山上,一系列的违纪行为,宋江统统包庇。
宋江对李逵的放纵与包庇,带给李逵的又是什么?
——自由!——绝对的自由!
这才是李逵对宋江忠心耿耿的主要原因。也是重要原因。
想想吧,朋友们。“绝对的自由”是什么状态?在人类的历史上,在一个正常的社会中。这种“绝对的自由”,对于所有人来说,都只能是梦想。在一个正常的社会中,这种“绝对的自由”是不可能出现的。是一个正常的社会,不允许出现的。
我们应该懂得,即便是古代的皇帝,都没有绝对的自由。自从有了人类,成立了人类社会,我们所有人,都必须遵守人类的社会行为规范;都必须遵守,人类的道德和法律。虽然,历史上的不同时期,社会行为规范,和各种道德和法律,是不同的模样;虽然,我们可能不喜欢这些规则,但是,我们所有人,都必须遵守。
即便是在今天,我们高举着自由和公平的旗子,我们所追求的自由,也只能是在道德和法律框架下的,相对的自由。这一点,中国与西方国家都如此。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都如此。古往今来,任何时代,任何社会的自由,都是相对的自由!
“绝对的自由”意味着,一个人,可以不受任何法律和道德的约束。可以,随心所欲的为所欲为!
李逵,是《水浒传》中,唯一获得“绝对自由”的人!
获得“绝对自由”的人,在古今中外的历史上,都是极其罕见的。可以给大家举出例子:在四川称王的张献忠,算一个。在南京称天王的洪秀全,算一个。关于他们二人,在四川和南京的生活,大家可以去查一查资料。看看获得“绝对自由”的人,他们的生活是什么样?抱歉,我不小心,用了“人”这个词。获得“绝对自由”的人,其实,都不是人。
农民起义,对于中国的历史,起到了非常重要的进步意义。关于这个意义,无需赘言。但是,不能因为农民起义,是伟大的运动,我们就掩盖,起义领袖的缺陷。
我们更不能因为,农民起义的领袖,所犯下的错误。而抹杀农民起义的光辉。
我认为,这才是我们国家倡导的,以科学的、唯物主义的史观,实事求是的精神,看待历史的方法。
22.
李逵自打跟宋江上了梁山以后,再也不愁银子的事。大碗喝酒、大块吃肉的幸福生活,已经是常态。物质生活满足以后,精神生活也必须要满足。而李逵最大的嗜好,就是杀人!
看热闹的行人,杀。
抢劫的小混混,杀。
押送犯人的公差,杀。
投靠梁山的好汉,杀。
偷情的男女,杀。
手下的士兵,杀。
五六岁的孩子,杀。
无名的老百姓,杀了无数!
李逵杀起人来,没有区别对待。只要是在他斧子够得着的地方,都得小心自己的脑袋。杀完人不说,高兴起来,还要把尸体剁成肉沫。
像他自己说的那样——【黑旋风笑道:“虽然没了功劳,也吃我杀得快活。”】杀人杀得高兴啊!杀人不是为了梁山立功,而是为了自己心中的快乐!所以,他随心所欲的杀。就是为了满足自己内心的快乐!
绝对的自由,我们常人无法体会。但是,我知道,人的自由度越高,幸福感越强。可以说,李逵在梁山,是最幸福的一个人!梁山是真正让李逵如鱼得水的地方。梁山是李逵的天堂!而给李逵缔造天堂的人,则是宋江。
除了可以随便杀人以外,李逵还可以去当官。
在中国古代,绝对是官本位的社会。几乎所有人都想当官。每一个参加科举的人,目的不都是当官吗?李逵也不例外。
【却见有那幞头衣衫匣子在那里放着。李逵扭开锁,取出幞头,插上展角,将来带了。把绿袍公服穿上,把角带系了。再寻朝靴,换了麻鞋,拿着槐简,走出前厅,大叫道:“吏典人等都来参见。”】
他跑寿张县,过了一把当官的瘾。
有一句话说,诲人不倦。教导别人,也是一件挺过瘾的事。所以,李逵还想过一把,当老师的瘾。
【忽听得一处学堂读书之声。李逵揭起帘子,走将入去。吓得那先生跳窗走了。众学生们哭的哭,叫的叫,跑的跑,躲的躲。李逵大笑,出门来,】
很可惜,学生都跑了。老师没当成。
他大概觉得当官,当老师,都没啥意思。玩一玩,还是回梁山吧。这就是李逵的自由生活。他想干什么就干什么。想怎么干,就怎么干。
23.
说到这里的时候,我们再来研究第四个重要问题:
李逵是不是一个对抗黑暗朝廷的先锋?
在梁山后期,决定走招安路线的时候,李逵多次跳出来反对招安。因此,一些人认为,李逵是反抗黑暗统治的真汉子。事实果真如此吗?
我们首先要弄懂一个重要问题:反抗行为的目的什么?扩展一下这个问题:推翻黑暗统治的目的,是什么?李逵是为了社会劳苦大众的幸福生活吗?当然不是!劳苦大众是李逵的敌人。李逵对待劳苦大众,用的是斧子,去砍他们的脑袋。所以,李逵的对抗黑暗朝廷的行为,根本不是为了劳苦大众。而是为了他自己。
当我们理解了李逵,在梁山的“绝对自由”。我们自然就能懂得李逵的目的。因为大宋朝,再黑暗,也不允许随便砍别人脑袋!大宋朝再黑暗,也不能随便吃人肉!黑暗的大宋王朝,同样是妨碍李逵绝对自由的敌人!
李逵反对招安,就是因为,招安,必将妨碍他的绝对自由!
说起李逵的绝对自由,其实,有点言过其实。至少,他的绝对自由,还是有一些“遗憾”的。哪点遗憾呢?——在梁山,不能乱搞女人!
说起这个问题,可能有人说,柳忘言你黑起李逵,可是无所不用其极啊。
好吧,为了证明我的判断,也为了给李逵正名。我们再研究一下,第五个重要问题:
李逵对女人,到底有没有兴趣?
这个问题,牵扯面较大。因为我想顺便说说,梁山的性压抑问题。恐怕文字会比较多。不过,哪个男人不喜欢研究女人呢?
女人是什么?女人是一种美丽的,奇妙的生物。没有了女人,蓝天白云都没有了意义。没有了女人,天地万物都将失色。所以,有人说,男人,是这个世界的主宰。女人,是这个世界的灵魂。
显然,梁山是缺少灵魂的地方。
咱们先不讨论神圣的爱情。先说说,一些下流的,又是生命必然会出现的东西——性欲。
什么是性欲?是指对性的渴望。是一种本能的欲望。随着身体发育成熟,伴随着体内荷尔蒙激素的提高,而使性机能趋于成熟,使得性需求,日复一日的更加强烈。
性欲的产生,与年代没有关系。并非今天的人们有性欲,宋朝的人也有。自从人类的生命诞生那一时刻,就伴随着我们的生命当中。正常的成年人,都会有性欲。
基于此,我说,李逵和许多梁山好汉一样,有性欲,他们会对女人有兴趣。因为他们都是,像人一样的生物。但是,我知道,这种说法缺乏依据。好吧,咱们来到书中找证据。
有人判断说,梁山是“禁欲”之地,是古代禁欲思想的集中体现。此种评论者,我认为一定是没看过《水浒传》的人。
我们知道,梁山有许许多多的头领,是带者家属上山的。宋江为了坑一些人上山,为了能让这些好汉,安心在梁山待着。甚至,提前先把这些好汉的家属弄上山。难道这些带着老婆上山的头领,只把老婆当摆设?或者,上了梁山以后,就自宫了?
这么简单的故事情节都忽视过去,居然说梁山是禁欲之地?
连老实巴交的林冲,看见这些头领的家眷,也会眼巴巴的说,我想老婆了!
并且,宋江还给秦明和王英,主持过婚礼。凭什么说,梁山是禁欲之地?
梁山真正禁欲的人,只有一个——武松。他在后期,完全对女人没兴趣。
鲁智深作者这里另说
24.
但是,这里面有一个不能否认的现象,梁山许多好汉,和李逵一样,是没有老婆的。并且,好像也没打算再娶一个老婆。所以,现在一些人就认为,梁山好汉都禁欲。
其实,梁山好汉没老婆的原因,一点都不复杂:因为他们娶不到老婆!
书中很清楚的描写过类似的故事。刘太公愁眉苦脸的说,我要嫁女儿。鲁智深说,这是好事啊。刘太公说,是山大王强娶我女儿。然后,周通被鲁智深一顿海扁,打得哭爹喊妈。
普通人,没人愿意把女儿嫁给强盗。
那么强盗发挥自己的强项,去抢一个老婆怎么样?王英就这么干的。然后宋江来了,说,当好汉不能好色,好色的不是好汉。得了,到手的一个老婆,就这么被宋江搅黄了。
你宋江这不纯属于,站着说话不腰疼?饱汉子不知道饿汉子饥?
其实,宋江也没吃饱。问题是,宋江说这话的时候,是在清风山。宋江那时候还不是强盗。也没打算当强盗。他能管你们当强盗的,饥不饥,饱不饱?宋江只是在装13,假装自己有道德。
关键是,装作有道德的宋江,后来当上了梁山老大。这下麻烦就大了。梁山老大说过的话,在梁山就是法律,就是不能触碰的原则。宋江在清风山的时候,是清风山的客人,所以,说话很客气。说,当好汉的不能好色。若是不客气的说,就是不能奸淫妇女。
这一条,后来在梁山,形成了法律效力。
那么宋江能不能更改这一条呢?当然不能。暂不说,宋江还要维护自己当领导的尊严。就是去抢,到哪里能抢几万女子,来满足梁山士兵的需求?女子数量不够咋办?岂不是要内讧?
也许有朋友会说,抢一百零八个总可以吧?一个好汉分一个老婆。
这种思维就更单纯了。难道士兵们都是傻子吗?看着你们当好汉的夜夜当新郎,士兵们眼巴巴的忍着?时间久了,不闹兵变,我输给你。
所以,梁山的政策,只能是这样:有了老婆的,带着老婆上山。没老婆的,宋江只能给他们,送一个大大的奖状:好汉都不好色,好色的不是好汉。你们要当好汉,就得憋住,硬挺着吧。顺便还得表扬,“打熬力气,不近女色”的好汉,把不好色的精神发扬光大。
董平就很清醒的认识到梁山的政策。所以,上山之前,把老丈人杀了,抢了女儿做老婆,再上梁山。董平的这种恶劣行为,能算好汉吗?但是他在梁山,好像也没受到歧视。不单进入了天罡星行列,还被封五虎上将。
梁山的禁欲现象,并非是古人的,万恶淫为首的思想作怪。而是,现实环境下的,令人痛苦的无奈。所以,有正常思维的人,没有愿意当强盗的。当强盗,就无法过正常人的生活。梁山这种状态,显然无法持久。这也是后来,宋江不断思考的问题:——归宿!
宋江必须考虑,梁山最后的出路在哪。而宋江能够给梁山集团,找到的出路,只有招安。
我们暂时不去讨论招安的政治意义。至少,我们应该明白,梁山上的生活环境,是不正常的生活环境。从好汉们,到普通士兵们,都无法过正常的生活。这种状态是极为危险的状态。所以,宋江必须要解决这个问题。
而某些人认为,是宋江为了一己之利,投靠朝廷,毁掉了梁山的前途。这是一种错误的看法。宋江走招安路线,恰恰是宋江为了全体梁山人的生活着想,是有担当,对梁山集团负责任的表现。
25.
先说说宋江的绯闻。
【先教将一丈青过来,唤二十个老成的小喽罗,着四个头领,骑四疋快马,把一丈青拴了双手,也骑一疋马,“连夜与我送上梁山泊去,交与我父亲宋太公收管,便来回话。待我回山寨,自有发落。”】
宋江像得到宝贝一样,把扈三娘送到他父亲那里。
【众头领都只道宋江自要这个女子,尽皆小心送去。】
大家伙都认为,宋江想要扈三娘做老婆。包括非常了解宋江的李逵。后来李逵因屠杀扈家庄,被宋江训斥的时候,讽刺宋江:
【你又不曾和他妹子成亲,便又思量阿舅丈人!】
【宋江喝道:“你这铁牛,休得胡说!我如何肯要这妇人?我自有个处置。】
宋江赶紧否认。
那么咱们判断一下,宋江到底想不想要扈三娘?
我认为,宋江不可能不想要!
首先,我们通过宋江早期与阎婆惜的交往,知道宋江的性去向是正常的,他不是同性恋。他喜欢美女。虽然他的性功能,好像无法满足阎婆惜,但,宋江毕竟是一个正常的男人。包括他救助的宋玉莲,他同样喜欢。我们看看相关文字。
【宋江看了那个女子时,生的如何?但见:
冰肌玉骨,粉面酥胸。杏脸桃腮,酝酿出十分春色。柳眉星眼,妆点就一段精神。花月仪容,蕙兰情性。心地里百伶百俐,身材儿不短不长。声如莺啭乔林,体似燕穿新柳。正是:春睡海棠晞晓露,一枝芍药醉春风。】
这就是宋江眼里的宋玉莲。这段文字,不单写了宋玉莲的美丽。更主要的是,其中,饱含着宋江自己赞美的眼神。
当然,这里与爱情无关。但是,至少能说明,宋江很喜欢欣赏美女。同样美丽的扈三娘,宋江咋能不喜欢呢?
当然,我们因此来判断,宋江很想要扈三娘,依然是太主观的臆测。因为没有证据,能证明这一点。书中关于宋江与扈三娘之间的任何描写,都没有。我们读者当然看不见宋江的真实状态。
但是,有人能看见!谁呢?宋江身边的头领们啊。
宋江身边的头领们,能看见宋江的表情和神态。所以,这些头领们认定了,宋江想要扈三娘。我认为这些头领的判断,一定是正确的判断。
26.
那么梁山为何没有头领,反对宋江的行为?反而很小心的,把扈三娘送到宋太公那里?从众头领的行为来看。似乎还赞同宋江的行为。
我猜测,有两种情况。一,反对宋江,自然就得罪了领导。当然谁都不愿意得罪领导。二,恐怕有些头领笑眯眯的望着宋江,等着宋江娶扈三娘呢。因为,你当领导的破坏了自己的原则,咱们当手下的,还用客气吗?都去抢美女!
最终,宋江还是坚持了自己的原则。虽然喜欢美女,仍然割爱。以诺言为借口,把扈三娘送给了王英。这也是宋江,非常了不起的地方。能够面对诱惑,坚持自己的原则。
但是,他把扈三娘送给了王英的心态,很卑鄙。就像那个大户,把潘金莲送给武大一样:自己得不到的东西,就糟蹋一下。
而每次宋江有绯闻的时候,最敏感的人,就是李逵。
甚至有人问我:李逵是不是同性恋?李逵当然不是同性恋。至少,我们在书中,找不到任何字眼,能说明李逵是同性恋。在我看来,李逵更像似一个,面对美女时候的,憋得眼睛发绿的野兽。
咱们看看李逵闹东京的故事。
【李逵看见宋江、柴进与李师师对坐饮酒,自肚里有五分没好气,睁圆怪眼,直瞅他三个。】
请问,李逵气从何来?
【却说李逵见了宋江、柴进和那美色妇人吃酒,却教他和戴宗看门,头上毛发倒竖起来,一肚子怒气正没发付处。】
火气渐渐增大。
【李逵也不回应,提起把交椅,望杨太尉擗脸打来。......李逵就街上夺条棒,直打出小御街来。】
火气正大的李逵,拿杨太尉出气,大打出手。又到街上,闹得天翻地覆。
这一段文字,写得很清楚。李逵之所以生气,就是因为看见宋江和柴进,在与美女喝酒。他见不得美女出现。
有人评论此故事,说,李逵是嫉恶如仇。见不得这种,与美女勾勾搭搭的场景。不客气的说,这种评论完全是胡说八道。李逵如果真是这种,有道德感的人,他首先应该砍了董平。
李逵的愤怒,是超出了常情的愤怒。是不正常的愤怒。假如说,宋江等人与美女喝酒,是不道德行为。我们正常人的反应会是什么样?
当我们见到,领导或者朋友,产生一些不道德行为时候,比如,嫖娼。我们正常人的第一反应是什么呢?绝对不是愤怒,而是鄙视。
愤怒情绪的产生有很多种原因,总体来说,一定是某些人的言行,触犯到自己内心的某些东西。自己才会产生愤怒情绪。但是,人家去嫖娼,能触犯到你什么呢?更何况仅仅是与女人喝酒而已。
我们如果明白了,梁山禁欲的那种痛苦的无奈,自然就懂得李逵的心理。宋江与美女喝酒,果真是触犯到了李逵的痛点。李逵的真实心理,很简单:——妒火中烧。
李逵当时的想法应该是这样:平时,口口声声的说,好色的不是好汉,好汉不好色。现在,你们一个个,腆着脸,跟美女眉来眼去的喝酒。而让老子像狗一样,给你们看门!让老子憋着,忍着,你们勾搭美女?呸,老子砍你们娘的!
不敢砍宋江,自然拿杨太尉出气。
李逵的愤怒,就是在被迫禁欲过程中的压迫心理导致。而这种愤怒,在误信宋江抢民女事件之时,达到了顶峰。所以,在梁山,每当宋江传出绯闻的时候,都会触犯李逵的痛点。
为啥对宋江的绯闻很敏感呢?因为,李逵、周通、王英这一类人,在梁山都憋得眼睛冒绿光。这一切都是因为你宋江造成的。都是因为你宋江,立下这么一个,不许乱搞女人的臭规矩。不盯着你宋江,盯着谁?别人不敢发火,李逵还不敢发火吗?
禁欲很痛苦。李逵当然容易发火。 27.
有人曾经说,虽然李逵是个恶人,但是,他很孝顺。好吧,咱们再来研究一下,第六个关于李逵的重要问题:李逵是一个孝顺的人吗?
能说明李逵是否孝顺的事,只有一个故事:李逵探母。
说这个故事之前,先说这个故事结束以后,梁山好汉的反应:【李逵诉说取娘至沂岭,被虎吃了,因此杀了四虎。又说假李逵剪径被杀一事。众人大笑。】
李逵先说,自己的娘被虎吃了。众人好像没啥反应。然后,又说到李鬼的事。众人大笑起来。
从李逵的角度来看,母亲被虎吃,与自己杀李鬼,这两件事。哪一件事对人触动最大?很显然,李逵的母亲被虎吃掉,更震撼人心。那么,在这种悲伤的故事结束后,一件滑稽的小故事,就能把人逗得哈哈大笑。这种情绪的发展变化,是不太正常的。因为人们不容易,一下子,就从震惊的悲伤情绪中,跳出来。
所以,一些读者就认为,这些梁山好汉,太没人性了。
咱们在分析李逵是否孝顺的同时,也分析一下,这群好汉的情绪,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吧。
李逵怎么想起自己的母亲了呢?在这儿之前,宋江刚刚回家接了自己的父亲上梁山。接着,【只见公孙胜起身对众头领说道:......蓟州老母在彼,亦恐我真人本师悬望,欲待回乡省视一遭。】公孙胜也要回家探视母亲。
这时候,【只见黑旋风李逵,就关下放声大哭起来。宋江连忙问道:“兄弟,你如何烦恼?”李逵哭道:“干鸟气么!这个也去取爷,那个也去望娘,偏铁牛是土掘坑里钻出来的!”】
李逵这才想起来,我也有妈啊。
首先,李逵想起自己的母亲,是因为别人,都在表现孝顺。尤其,宋江的孝顺,是出了名的。那么,我们能不能因此而断定,李逵有从众心理呢?别人养花,我也养。别人给孩子买钢琴,我也买。领导是个大孝子,咱也得孝顺。
况且,他表现的也太夸张了。哪个成年人,想母亲了,就会当众大哭?也许有人说,李逵像个孩子一样嘛。关于他到底像不像一个孩子,我上面的文字,都给否决了。他是一个狡猾的成年人。他就是一个聪明的人精。
当然,因此而简单的评判李逵是装孝顺。是太不负责了。咱们再看看,他背母上山的过程吧。
在他刚刚碰上李鬼的时候,并没有杀李鬼,【自肚里寻思道:“我特地归家来取娘,却倒杀了一个养娘的人,天地也不容我!罢,罢,我饶了你这厮性命!”】似乎李逵真想做一个孝顺的人。不单没杀李鬼,反而给了李鬼十两银子。
到家里,见了发怒的哥哥说,【李逵道:“哥哥不要焦燥,一发和你同上山去快活,多少是好!”】撺掇李达跟他一起入伙,别再当长工受苦。好像李逵很有亲情。
这些表现都值得表扬。好像受了宋江的影响,变得有了人情味。
28.
【李逵道:“他这一去,必然报人来捉我。却是脱不得身。不如急早走罢!我大哥从来不曾见这大银,我且留下一锭五十两的银子放太档上,大哥归来见了,必然不赶来。”】
但是,他给哥哥留银子的目的,完全不是因为亲情。而是,为了阻止他哥哥来抓他,采取的一种狡猾的策略。
果然,李达看见了银子,就明白,自己的弟弟背着老娘去梁山了。怕李逵有同伙接应,不敢追李逵。
李逵背着母亲,到了风沂岭,母亲口渴,【李逵听得溪涧里水响,闻声寻将去。扒过了两三处山脚,到得那涧边看时,一溪好水。】把母亲独自留下,自己去寻水。等回来时候,母亲不见了。
【寻到一处大洞口,只见两个小虎儿在那里舐一条人腿。李逵心里忖道:“我从梁山泊归来,特为老娘来取他。千辛万苦,背到这里,却把来与你吃了!那鸟大虫拖着这条人腿,不是我娘的是谁的?”心头火起,赤黄须竖立起来。】
咱们仔细看看上面这段文字。李逵发火了。他发火的原因是什么?
李逵发火是因为“千辛万苦,背到这里,”!却被老虎给吃了。他愤怒的原因,是自己白费力气了!
这哪里是正常人的情绪?就好像他背着的,不是自己的母亲。而是一块猪肉,或者几斤粮食,自己辛辛苦苦的白费力气,被别人吃了。
他有痛心和哀伤的感觉吗?——没有!
当我们目睹亲人离世时候,在心中的无边酸楚,揪心的痛苦,压抑的让人喘不过气。那种痛苦的感觉,完全无法用任何语言能够描述。而李逵完完全全没有任何伤痛感,他只有白费力气的愤怒。
所以我才会说,他的孝心,不过想在重孝的宋江面前,装一装样子,讨好一下领导的欢心而已。
人不能装13,装来装去,总会露陷。李逵对自己的哥哥没有亲情,对自己的母亲,同样没有孝心。
我见过有人怀疑说,是不是李逵嫌弃背母亲太费力气,故意丢在那里让虎吃掉。因为正常人,在那种危险的环境,是不会把母亲,单独放在山上。这种说法,我觉得过分黑李逵了。
这个故事,其实讲的是,李逵是没有爱心的人。他从来没有照顾过别人,更不懂得如何照顾母亲。所以,才会笨手笨脚的去给母亲找水,导致母亲被虎吃掉。
【次日早晨,李逵却来收拾亲娘的两腿,及剩的骨殖,把布衫包裹了。直到泗州大圣庵后,掘土坑葬了。李逵大哭了一场。】
虽然,李逵并不是真心孝顺,好歹也算对母亲有些感情吧。咱们看看他母亲对他说的话。
【李逵道:“娘,铁牛来家了!”娘道:“我儿,你去了许多时!这几年正在那里安身?你的大哥只是在人家做长工,止博得些饭食吃。养娘全不济事。我如常思量你,眼泪流乾,因此瞎了双目。你一向正是如何?”】
从李逵母亲的话里,咱们能发现,他母亲非常想念他,非常担忧他。而对卖力气工作,给她送饭吃的李达,反而有不满情绪。这是一个不讲道理的,偏心眼的母亲。
李逵一定是在偏心的母亲,过分溺爱下成长起来的人。被父母过分溺爱,成长起来的孩子,个个前途堪忧。
29.
作者写《水浒传》就如写史。清楚的记录每一个人的言行。而由这些被记录的人,组成了一个复杂的世界。我们换个视角来分析一个问题:是我们读者更加了解水浒中的人物?还是,水浒里面的角色,相互之间更加理解?
我想答案一定是后者。因为他们在一起生活,能更真切的看见彼此的言行。所以,比我们读者,更加了解李逵的人,一定是梁山好汉。
当梁山好汉们,听李逵诉说自己母亲的遭遇时候,他们好像没啥反应。而说起李鬼的故事,好汉们立即就大笑起来。这些好汉们,当真都是很没人性的家伙吗?
我想不是。因为你李逵自己讲诉故事的时候,讲起母亲被虎吃掉,而自己白费力气的愤怒。怎么会让好汉们产生同情心呢?你李逵自己都没有哀伤,别人怎么会替你伤心?好汉们,不单不会产生悲伤感,反而会对李逵的白费力气,感到神奇吧?
更何况,当初李逵想起自己母亲的时候,一场大哭。在好汉们的眼中,恐怕是一场滑稽的表演。人们恐怕像看耍猴一样,看着李逵表演。所以,晁盖当时问道:
【晁盖便问道:“你如今待要怎地?”】
哭什么哭?你到底想干啥?
晁盖根本就不相信,李逵是因孝,而哭。
人们看着这个没人性的李逵,大哭着说想妈了。然后,下山,背着母亲去喂了老虎。这不就是一场悲惨的,却又是滑稽的戏剧吗?所以,里面刚刚出现李鬼,这带有喜剧色彩的角色,人们立刻大笑起来。
一个没人性的家伙,是不会因亲人而哀伤。人们自然也不会替他哀伤。在人们眼中,没人性的家伙,假装孝顺,本身就是一个笑话。人们怎么会不笑呢?
30.
李逵,是一个人性之恶的典型。
李逵,是一个把人性之恶,发展到极致的典型。
这种典型的形成,是漠视道德,漠视法律。在没有道德和法律约束下,生长出来的怪胎。这个怪胎,对抗一切社会性的东西。这一点,与社会是否黑暗,没关系。
但是,这个怪胎,却又是黑暗社会下的产物。一个正常的社会,绝对不会出现这个地步的怪胎。
[-] sjjjnjgy | 3 points | Jul 16 2021 05:54:53
分析得挺好。分析一下老毛吧。不被枪毙就算人间大善了。
[-] Tadaoki_Z | 2 points | Jul 16 2021 05:29:11
挺好的,马克了
[-] cheekibreekirushb | 1 points | Jul 16 2021 16:00:10
盼牛归
[-] TeachingSpirited8414 | 1 points | Jul 17 2021 01:46:45
d
[-] [deleted] | 1 points | Aug 05 2021 17:09:44
[deleted]
[-] Pinochat2 | 5 points | Jul 16 2021 06:42:12
我早就是李逵教员的学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