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rs_critic273 | 1 points | Jul 11 2021 08:01:43
反转了,原来支那是褒义词[-] RevolutionaryHand | 20 points | Jul 11 2021 08:10:39
“我是中国人,我是支那人” ——闻一多《我是中国人》 国内教材改成两句“我是中国人”了
[-] Senbonkokome | 11 points | Jul 11 2021 08:06:06
本来就不是骂人的,重点是后面的猪字,如果把天龙人换成天龙猪,额额,疑似有点辱圣地玛丽乔亚了
[-] Available-Mix-2091 | 15 points | Jul 11 2021 08:37:30
假如当年中日战争期间太君们一口一口中国猪,那中国这个词搁今天就辱华了
[-] GIALLOOGGI | 2 points | Jul 11 2021 08:11:11
天龙人不是回回吗
[-] CupofSpaidersBlood | 8 points | Jul 11 2021 08:51:56
人不辱支支自辱
[-] overthinkw | 6 points | Jul 11 2021 08:20:55
那还有什么理由不多用呢
[-] FriendlySomewhere870 | 3 points | Jul 11 2021 08:20:38
起源
参见:支那 (印度)和中国的称呼 § 非中文称呼
支那(梵语:चीन,Cīna)这个称呼起源于古印度,最早是一个地名。在印度古典《摩诃婆罗多》、《罗摩衍那》、《摩奴法典》及《普鲁哈特萨玛希塔》(Brhat-sajhitā)等书中,记载了支那这个地名。因为《摩诃婆罗多》、《摩罗衍那》及《摩奴法典》等书在历代皆有增补。古印度最初何时开始使用支那这名称,尚未具体考证。惟在孔雀王朝写成的《政事论》中,记载了支那产丝一事,因此最晚在公元1世纪时,这名词就已经在古印度通行[17]。
在部派佛教经典中,确实使用支那为地名。如《那先比丘经》、《普曜经》、《大毗婆沙论》[18]等,《清净道论》中曾提到支那布一词。大乘佛教经典,如《华严经》等,也记载此地名。古印度文献本身,对于支那的记载并不清楚,很难推定它的详细地点。除了支那这个地名外,也记载了居住在支那的支那人,来自支那的马,以及来自支那的丝织品。在记载中,又有支那与小支那的区分,中国相当于支那、大支那、摩诃至那,小支那为中国的某个属国[19]。在《大方广佛华严经》中,将中国与疏勒并举,因此小支那可能是指疏勒[20]或是于阗。义净《大唐西域求法高僧传》中的夹注,认为支那指广州,莫诃支那(大支那)为唐朝京师(长安或洛阳)[21][22]
印度学学者烈维认为,在印度古代,支那被用来泛指喜马拉雅山以北的地区,代表远方之国,通常不一定特指哪一个国家,往后才用为专指中国的名称。因为古代丝绸主要生产于中国,印度记载支那盛产丝绸一事,也被用来证明古印度所说支那,确指中国[23]。
随著佛教经典汉译,“支那”一词进入中国[24][25],并明确被认为是中国的称呼[4][26][3],汉译又作支那、脂那、至那等。在唐代之前又译为震旦[27],由汉传佛教经典记载,265年秦州刺史派遣至天竺的成光子,发现他们以“震旦”称呼中国[28][29]。学者一般相信,支那与震旦源自同一个语根,两者是不同时期的不同翻译,支那这个名称可能在东汉后期在印度出现。
唐玄宗曾经写诗道:[30][31]
《题梵书》 鹤立蛇形势未休, 五天文字鬼神愁。 支那弟子无言语, 穿耳胡僧笑点头。
在这个名词传入中国后,有些佛教徒以支那作为中国的别称[32],如道宣[33][34]、智昇[35]、唐人冥详[36]、玄奘弟子彦悰[37]和慧立[38]、唐玄宗[39]、清凉澄观[40]、明代憨山德清大师[41]、灵峯蕅益大师[42]及其弟子成时[43][44]、净源法师[45]、宋初高僧赞宁[46],宋代和尚法恭禅师[47]、宋末佛教史学家志磬[48]、普济[49]、清人龚自珍[50][51]、彭希涑[52]。在正史中,也记录外国以支那作为中国的称谓[53]。
葛维汉(D.C.Graham)于1940年代至中国进行民族志采访,记录一位羌族居民的口传古代故事,故事中称汉族古名为“支那”(Tzu La),而羌族自称“戈拉”(Gu La)[54]。
历史考证
慧苑认为,支那的名称来自于中国人多所思虑[55]。但义净认为,支那只是一个名称,在梵文中没有特殊涵义[56]。梵语cinta,意为思虑,发音与拼法皆和Cīna接近,慧苑可能因此做出这个解释。
《翻译名义集》说,支那之名有两个说法,一是文物国,二是边远之意[9]。《杂阿毗昙心论》[57]与《大毘婆沙论》[58][59][60][61]皆以真丹或至那来比喻遥远之意。冯承钧认为,支那原为“远方之国”或“边地”之意,原本用来称呼喜马拉雅山脉以外的青藏高原地区,后来引申为对中国的称呼[62]。
语言学考证
梵语चीन(Cīna), 中古波斯语چین(Čīn),与拉丁语Sina发音与拼法相近,同指中国,可能来自同一个来源。包括德语、英语China,法语Chine等西欧各国对中国的称呼,皆源自拉丁语。其梵语चीन(Cīna)的由来也来自同源。最早主张支那来自存在于公元前9世纪的秦国是17世纪的意大利传教士和汉学家卫匡国,其后法国语言学家和汉学家伯希和和德国汉学家贝特霍尔德·劳费尔也支持此说。[63][64][65] 这也是如今对该词最普遍、传统和被接受的说法。[66][67]也有学者认为,这是源自丝国、瓷国等,如学者古希腊和罗马称丝为 Ser,Seres就是“产丝之国”。另一个则是 “Sinae”,“产瓷之国”[68]。
苏曼殊认为,支那这个字的对音,相当于梵语चीन(Cīna)[69]。
1655年,天主教传教士卫匡国在其著作Nuvus Atlas Sinensis主张,秦朝的名称,转变为梵语Thin、Chin,成为希腊语与拉丁语的Sinae,最终成为China。伯希和也同样主张,支那一语来自于汉语秦,被印度假借。但此说同样无法证实,也有学者认为希腊语与拉丁语的Sinae可能是由丝、瓷的音转换的[68]。
因为秦在上古汉语中为浊音([zin]),近代才转变为清音,学者郑张尚芳主张,支那来自晋([ʔsins])的音转。[70]
费迪南·冯·李希霍芬在《中国地理历史研究》(China Ergebnisse eigener Reisen und darauf gegrundien)书中,主张支那的名称来自越南的古地名,日南郡。澳大利亚汉学家韦杰夫(Geoff Wade)主张,支那一名来自贵州古国夜郎。
[-] AutoModerator | 4 points | Jul 11 2021 08:20:39
贵州和广西相比,那我还是感觉我~们贵州~牛↗批↘↗
I am a bot, and this action was performed automatically. Please contact the moderators of this subreddit if you have any questions or concerns.
[-] FriendlySomewhere870 | 1 points | Jul 11 2021 08:21:37
Good bot
[-] KiryuuKoko | 3 points | Jul 11 2021 10:51:23
清末的日本留学生为了表示对大清的不认同常以支那人自居
[-] Own-Temporary-7019 | 3 points | Jul 11 2021 22:20:11
就支蛆这个尿性,中华民族很快也要变成骂人的词。
[-] CrazyuniversePooh | 1 points | Jul 11 2021 15:05:48
背後真相令人暖心
[-] lee_jianguo | 1 points | Jul 11 2021 22:09:26
这种事情本来就是自取其辱。词本来是中性的,你觉得它是侮辱你的意思,那久而久之就确实是侮辱你的意思了。
[-] Opposite-Message-997 | 1 points | Jul 13 2021 01:44:13
sina也是褒义词
[-] labyrinth0fsuffering | 38 points | Jul 11 2021 08:05:10
支那本来没什么褒贬,就是音译。死蜘蛛们喜欢把外国译成下贱名儿,自然以为别人也给他安了个贱名儿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