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daoshishuo | 1 points | May 14 2021 08:04:18
我把我YouTube频道很早以前的节目文稿,发在这里备份一下。秦晖的《传统十论》书评今天想介绍的书,是秦晖的传统十论。是本老书,书不怕老,只要写得好。
秦晖在这本书中分析了关于传统中国的十大常见错误观念。重点两条:
秦始皇以后的中国是儒家还是法家统治?
皇权不下县,真的是这样吗,宗族的影响力有多大?
从古到今,从国外到国内,人发牢骚最容易说的就是,世风日下,人心不古。
在古代中国,读圣贤书的,对现状不满,就很容易说,三代之制,尧舜禹,路不拾遗,夜不闭户。
根据我在《忧郁的热带》书评那集节目中的分析,尧舜禹大概就是原始部落的酋长。
再后来,人民发牢骚,不提尧舜禹三代了,而是说,皇权不下县。完整的说法是,皇权不下县,县下惟宗族,宗族皆自治,自治靠伦理。
就是说,有皇帝的时候,皇帝不管县下面的事情。
这句话先不说他说得对不对。
这句话,有个隐含的前提,就是,皇帝是坏的。因为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躲在乡村里,山高皇帝远。虽然皇恩浩荡,皇帝的黑手还没伸到这里。
皇帝就像核辐射泄漏,核辐射泄漏危害健康,但还没泄漏到农村。
秦晖举了很多例子,证明“皇权不下县,县下惟宗族”是假的。皇权下县,农村也没什么宗族。
书里提到中国历史,可以概括为太平盛世和乱世循环。
按鲁迅的观点,是当稳了奴隶的时代,和想当奴隶,还当不了的时代。
这是从老百姓的视角来看。
从皇帝的视角,是皇位安稳的时代,和皇位不稳的时代。
崇祯皇帝,吊死在煤山,就是皇位不稳。
哪个当权者都想屁股底下椅子安稳,有的还想建功立业。
秦孝公招贤纳士,商鞅先说尧舜禹怎么治理,秦孝公没兴趣。
商鞅又说皇帝要行仁政,行仁政,谁愿意当皇帝呢?
商鞅又说霸道,把人民当韭菜,当肥猪。秦孝公听了就很高兴。
商鞅忘自己也是个韭菜,通过投靠秦孝公,过了几天颐指气使的日子。好景不长,最后被五马分尸,满门抄斩。
商鞅的人生经历,就是一部韭菜变肥猪,肥猪被宰杀的例子。
秦晖在书中还讲了大共同体和小共同体的区别。不管是大共同体,还是小共同体,韭菜和肥猪的角色才是关键。
韭菜长大就容易被割。
如果韭菜学了老庄佛陀的思想,不想长大,或者皈依田园,或者遁入空门。这是韭菜自我枯萎。
韭菜要长大,没被割,实现了阶级跨越,屌丝逆袭,变成了肥猪。
肥猪要想活命,只有几条路。不学李渊曹操,就只有跑路,肥猪变野猪。再不然就学郭子仪,自我污名化。
古代中国官员都宣传自己是父母官,皇帝更是宣传自己爱民如子。就是说把老百姓当自己的儿子。
说到儿子,想起著名企业家朱新礼说,企业要当儿子养,当猪卖。
雷霆雨露,都是君恩。不管是韭菜,还是肥猪,要感谢祖国的培养。毕竟没有祖国,韭菜和肥猪什么也不是。
秦晖好像对儒家的评价很高。我没看到多少历史资料,是按照儒家统治的实际例子。
现在一般的说法,皇帝的统治,是儒表法里。就是嘴上说的是儒家的那套,实际上的统治术是韭菜肥猪的那一套。
举个例子,《战争之王》中,一个非洲独裁者想买军火,派他的儿子去接一个走私军火贩子。他儿子开着跑车,带着两个美女去见军火贩子。场景就是周文王礼贤下士见姜太公的意思,周文王见姜太公也是香车宝马去接人。
独裁者儿子见到军火贩子,军火贩子说,自己太忙了,没空。
周文王手里拿着冲锋枪,不对,是非洲独裁者儿子手里拿着冲锋枪,哈哈大笑,下车说,你没什么选择的余地。
姜太公只好答应了。不对,是军火贩子只好答应了。
总结一下,中国古代的历史,就是铁打的皇帝家族,流水的韭菜和肥猪构成的。韭菜肥猪被杀是太平盛世的重要组成部分,皇帝家族被干翻,就是改朝换代。
我YouTube频道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cVv28MkxEWReCd5UFdAGnQ,欢迎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