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y0u
|
1 points
|
Dec 02 2020 20:45:05
男人看了沉默,女人看了流泪。黎智英经商为人处世的15条总结,看到哪条你哭了?
- 我不后悔我对抗议运动的支持。我是空手而来的,我欠香港的自由的一切。也许现在是我回报的时候了... ... 我觉得人生不只是钱,还有其他的东西。
- 我不想离开香港,我唯一能做的就是不动摇,不放弃希望,继续相信。如果这样做是对的,那么胜利就是我们的。
- 我不会离开香港,我会留下来战斗到最后一天,不管我是不是北京利用国家安全法打压的首要目标,都不重要。香港的每一个人,尤其是从事媒体工作的人,都很担心,因为我们所说的任何话,公开发表的任何言论,都可能被政府当作颠覆或煽动闹事的证据。
- 「解放后,父亲逃往香港,家财散尽,母亲也遭批斗,所以自幼便要讨生活。我曾替一名港客搬运行李,但他没有给与赏钱,只给一块由香港带来的巧克力,由于从未见、食过,放入口后,觉得是天下间最美味的巧克力。我心想,这是港人,巧克力必来自香港,所以我也应该去香港了!」
- 和香港富商李嘉诚一样,黎智英出生在贫穷的广东农村,磨练出白手起家的拼命人格。在他小学蒙骢之年,邻人送给他一颗巧克力,使他尝到另一个世界的甜蜜滋味,他回忆,当他吞下口水的瞬间,他发下志愿,要击败贫穷,生活在那个向往的世界。12岁那年,他乘着舢舨船偷渡到香港,进入成衣工厂里当童工,月薪8美元。虽然工厂的环境极为恶劣,但他还是绞尽脑汁探究繁华都会的成功之道,例如他看到成功的香港人无不说一口好英语,因此在工余之际背诵整本英文字典。他一路经营自己,做到成衣厂的经理,却因公司的一场记过处分,下定决心自己创业。
- 凭着1000美元的年终奖金,他从事经纪事业,赚到了39000美元,也让他开设了他自己的第一家成衣工厂。1981年,他成立佐丹奴(Giordano)成衣连锁店,快速打响名号; 面对当时竞争条件好过佐丹奴许多的对手G2000,我下定决心简化公司的运作,我心想,如果我的经营模式比你简单六倍,那么,只要我不比你笨六倍,我岂会没有赢的机会? 1989年,他创办《壹周刊》(Next),正式进入媒体事业,继发行量破纪录达到15万本的《壹周刊》后, 1995年又创办《苹果日报》,发行量超过70万份,在他投资「苹果速销」等网路事业前,他拥有的财富已超过5亿美元——足以买下全中国的巧克力。
- 《苹果日报》上市前,香港已经有《太阳报》、《东方日报》等巨头盘据,黎智英看准低价的动员力,硬是杀出一条血路,当时一份报纸港币3元(约新台币12元),苹果日报却以一份报纸1元港币,加送一颗苹果方式贩售,造成香港一阵轰动。
- 《苹果日报》首开以市民生活作为头版全版内容的先例,彻底颠覆头条新闻「国家大事优先」的中文报业传统。「只求传真,不求高深,」一次聚会中,他对《数位时代》描述了他的办报哲学,「大多数人去强调『重要的事』,却忘了『读者关心的事』, 」他补充。也因此,《苹果日报》有经济学才子张五常领衔的财经版,也有香港人最热爱的赛马版,狗仔队跟踪抢拍的娱乐版,更有专论咸湿的性趣版,香港的知识份子批评「报纸内容低俗」,但香港的市井父老却认为「这才是大家想看的报纸」。他把报纸的每个版面,都当成动员某一类型读者的单一发行力量,如此整份报纸就能取得最大发行量。最早创刊的《壹周刊》则是另一个例子,当黎智英发现《壹周刊》的动员到达瓶颈,他就再发行《忽然一周》、《饮食男女》来争取更年轻,甚至学生读者的市场。
- 进到《苹果日报》办公室里,你可以发现墙上有一面白板,上头注明昨日发行数量。社长会依照当日天气状况、赛马与否,控制每天发行量(苹果日报的马经,非常受欢迎),精确掌握发行数字,因而能让报纸退报律低到一成以下,而《壹周刊》的退书率,更是低到惊人的1%左右(台湾最佳的发行系统也会有20%的退书率)。
- 黎智英的另一项管理兵器是每天的「焦点读者民调」(Focus Interview)。透过报摊,《苹果日报》每天由市街上找来二十多名的路人,每个人发给800块港币(约台币3200块)做喜好调查,问他们对于什么话题有兴趣,想看谁的八卦。调查的结果,一方面立即就作为当夜编辑新闻的处理方针(例如:受访者因金融风暴而情绪低落,隔日头版就会出现类似「九龙塘火灾,母亲舍己救子」的激励式新闻) ;一方面则作为长期新闻走向的更易参考。
- 为了抢市井新闻,《苹果日报》设有一个「现场新闻组」,他们配备高速机车、无线电截听设备、照相机,一监听到警察的无线通报后,立刻奔往现场,作业标准是「务必比警察更早到」,这样才能拍到第一手、未破坏的现场画面(通常是车祸、凶杀、火警等流血镜头)。为了拍摄各种角度,这群「骑士」随身携带折叠梯,以便完成任务。稀奇的是,这群队伍通常不具备写作能力,他们都是打电话回报社,由专事写稿的写手来写新闻。
- 相信报纸的成功,是靠「系统」,而不是「创意」,《苹果日报》的工作同仁虽遍布三教九流(由剑桥文学博士的社长董桥,到管发行的出狱黑帮大哥),却共享一套井然有序、公平合理的报酬制度——每个月,黎智英拿出报社获利的20%,依照贡献分予员工。
- 1989年六四天安门事件爆发,黎智英在《壹周刊》上亲自发表文章,大骂国务院总理李鹏是「王八蛋」,结果招致北京政府不满,运用政治力勒令中国众多佐丹奴连锁店歇业。黎智英眼看生意做不成,大手笔将手中公司持股全部卖光,结果全部卖在金融风暴前的股市高点,获利丰硕。
- 我看中国国民党「中国」两个字,我看了很刺眼。你是人民选出来的党,现在三分之二选你,你关中国什么事?中国关你什么事?为什么有「中国」两个字?
- 「我传媒业务销售的产品,就是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