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peful_Tale_1934 | 1 points | Mar 26 2022 14:26:45

【小说】开个SF坑吧 Anno 3000

故事发生在3000年的加拿大北部,由于全球变暖导致人类在大规模迁居到高纬度地区

那是五月的夏日,带着些许炎热的气流吹过道路,一旁的行道树在风中摇摆。一旁,铝制的路标似乎已经褪色,偶尔驶过几辆车,司机毫不在意路标上已经模糊不清的速度标志,疯狂的行驶着。

天空的太阳虽然刺眼,但并不毒辣。蓝天上的白云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在缓缓移动着,有时遮住太阳,让大地变得昏暗了一点;有时从太阳的前方散开,突然射出的光线常常让人大吃一惊。

又是一个夏季啊。

萨拉一边这么想,一边在路上骑着自行车,轮胎碾过地上的沙子发出咯吱咯吱的声音。

这是通往赫恩(Hearn)城的水泥路,由于年久失修地面已经开裂产生若干裂纹。偶有小石子在路上被孩童踢来踢去。

水泥路的两侧是茂密的林地,有些是伐木场的速生杨,有些是自然的松树,虽然两者对砍柴做饭的农妇没有任何区别。这种林地是土匪的绝佳掩盖物,也是伏击者的绝妙地点——在二三十年前的那场毁灭性战争中,努纳武特城邦联盟的游击队曾经在这里偷袭并消灭了新英格兰的一整支运输队。

再往前就是发电厂了,一排排的太阳能板和输电线路在阳光下闪烁。在上千年前,这里就是努纳武特地区最大的发电中心之一,只不过烧的还是那时还没有枯竭的化石能源。在持续上百年的黑暗时代,无数士兵为了争夺这个电力中枢而丧命,但在化石能源最终枯竭后,之前火电厂的冷却塔和机组设备已经被拆除,只有几排太阳能板以不到之前几百分之一的发电量继承了“赫恩发电厂”的名号。电厂门口的大理石牌匾是七八百年前的历史遗物了,就连一边的保安岗亭都是故意模仿信息时代的不伦不类风格的建筑物。

或许扭曲和疯狂才是这片土地的现实,尽管处于扭曲和疯狂中的人对此毫不在意。

毫无顾忌挖着工业区旁边充满重金属的野菜准备包包子吃的农民或许就是赫恩人的缩影。

渐渐的接近正午了,阳光照耀在废弃工厂的板材上反射出眩目的光。废弃钢材被农民融化卖掉,空置的厂房被一些养殖户用来养猪。

旁边有一家小餐馆,萨拉决定在这里停下来吃点东西,离赫恩城中心还有两三公里(也就是一两英里)的距离。

[-] Hopeful_Tale_1934 | 1 points | Mar 26 2022 14:44:57

萨拉的母亲时常叮嘱萨拉,不要在外面吃不干净的东西;作为贵族家庭的长女,为什么要吃那种贫民的毫不在意食品卫生的东西呢?

但是,因为这里的人说的是赫恩口音的方言,这家餐馆应该是可信的,毕竟小地方都是自己人,没有坑害同乡的道理。

萨拉只遵守一个原则——曼尼托巴人的食物绝对不吃。倒不如说,听到曼尼托巴口音,就会马上避开。村子里一直流传一个故事,许多人进了曼尼托巴人开的餐馆,就永远消失在了包间里——或许在许多年后,会有一个工厂的监工以一副充满厌恶的表情把一个瘦骨嶙峋的奴隶尸骸踢到卡车上准备作为蛋白质棒的原料;或者他的器官会作为另一个人的一部分存在。

就这样,萨拉点了一份面条,虽然没多少肉,但是相对于六块钱的价格已经很不错了。里面有在阴暗山洞培养基里长出来的蘑菇(据说有些还会发光),不知什么东西的肉(大概是化学合成的蛋白质吧),还有小麦面条(相信我,绝对是转基因的)。

肉虽然没有鲜味,但是配上盐的肉对味蕾的刺激配上鲜滑的蘑菇,加上不知什么方法秘制调制出来的汤汁,让没吃早饭就出门的萨拉还是感觉心旷神怡。

[-] 2005002000 | 1 points | Mar 26 2022 15:02:08

是公元3000年吗?

[-] 2005002000 | 1 points | Mar 26 2022 15:03:12

风格看起来是废土风格,这个世界线的科技水平倒退成什么样了?

[-] Hopeful_Tale_1934 | 1 points | Mar 26 2022 15:15:11

我一会会补一个年表,大概是说2000年以后发生的事情

在这个世界线,由于化石能源枯竭,工业化的成本大幅提高,导致民用科技退化到了20世纪初的水平,大部分武器也退回了一战到南北战争之间的水平,人均寿命在60岁左右;但是可持续的能源科技却大幅发展,包括生物能源和太阳能风能等。当然这个世界线上的全球人口也在核战争和生态灾难后下降到了几亿人的规模,靠这点能源可以存活

可控核聚变已经发明,但是因为成本极高使用非常有限,一般只用于军事用途,也就是在巨大的战舰上面

航天科技仍然存在,人类曾经殖民过其它星系,而且之后会有从外星系打回来的流民大军

总之就是可控核聚变等少数科技远高于2000年,大部分科技水平很低

[-] JerkPioneer_6324 | 1 points | Mar 26 2022 15:09:48

为什么不叫anal 3000

[-] Hopeful_Tale_1934 | 1 points | Mar 26 2022 15:37:30

文盲傻狗滚

[-] Hopeful_Tale_1934 | 1 points | Mar 26 2022 15:36:55

第一章 阳光的星芒

萨拉吃完饭,看了一眼手表,发现已经12点;离和同学约定的集合时间还有半小时,得加速前进了。

由于带着折射率十分古怪的隐形眼镜,萨拉看着蔚蓝的天空,太阳的旁边有一个奇妙的光圈,还可以看到类似星芒的射线从太阳旁边发出。

这就是历史上的阿兹特克文明崇拜的东西吗?萨拉想。

历史,历史究竟是什么呢?赫恩人绝大多数一辈子都不会考虑这些;他们的生活仅限于三代人——自己,自己的父母一代,和自己的儿女一代。能够五世同堂的,就是极少数的幸运者了。所以他们绝大多数即使识几个字,也懒得去看书。萨拉是个特例,萨拉的爷爷收藏了大量由“古英语”(公元18\~22世纪流行的语言)写成的古书,从小爷爷就教她读古英语的书,还教了她已经几乎在历史长河中湮灭的Cursive字体。有了这种字体,在书写任何拉丁字母语言时就可以一笔写完一个单词,让她的听力成绩提高了不少。

前面就是通往赫恩的主干道了,一旁的路标上画着一个☢的标志,上面不知被谁用红漆泼了上去。

吃饱饭后逐渐有了午睡欲望的萨拉骑着车在赫恩城的林荫道上慵懒地有一脚没一脚地蹬着。这辆自行车不是2990年之后开始流行的电瓶车,而是爷爷从古董商人那里买来的古老的山地自行车。这辆车生产于800多年之前,但因为是铝合金的,还是没有生锈腐坏。最让人感觉奇迹的是,刹车和变速器居然还能用。但因为那个年代的配件已经停产,爷爷还是做了不少加工,才让这辆车能骑。

车架上有一个模糊不清的英文单词,PEGASUS,据爷爷说是几千年前某个文明中的神话里面,带有翅膀的马的意思。

前面就是赫恩城中心了,波光粼粼的瑟隆河(Thelon)从城中穿过。这个加上周围几十公里半径的农村也只有几十万人口的小城邦的名字已经不可考,据爷爷说是来源于发现了这条河的远古探险家的名字Samuel Hearn。萨拉沿着河岸上风景优美的道路骑行,看着反射着阳光的水花,不由得忘了看路,差点撞上一辆车。

忽略掉司机的毒骂,少女骑过年久失修的旅馆,骑过正在钓鱼的老人,骑过路口的香肠摊子,终于到达了约定的校门口。

[-] Whythebanhammer | 1 points | Mar 26 2022 15:41:06

什麼加麻大鵝

[-] Hopeful_Tale_1934 | 1 points | Mar 26 2022 15:51:45

这里就是瑟隆河中学了,一座教会学校。读者肯定想知道,这是什么教会呢?在这样闭塞的穷乡僻壤,活跃的教会只有一个,也就是圣三一教会(Holy Trinity Church)。一般没有农民能记得这个教会的全称,所以就用它的标志☢称呼其为“三叶草会”。

据说在很久前,教会的第一任大主教发现在旧世界遗迹里面带有这个符号的区域都会让进入的人轻则掉发失去食欲重则死亡,就选取了这个中间一个圆形旁边三个叶片的符号作为教会的纹章。

教会认为那场几百年前的核战争是对神人类贪婪的惩罚,因此主张不使用本就已经少得可怜的化石燃料——当然一般农民未必知道化石燃料是什么,于是这条教义就等于没有,这种没什么教义限制的宗教很快就开始了传播。第x任大主教高瞻远瞩的想到,如果建立一些教会学校,就可以培养下一代小孩成为信徒,顺便提高下这里不到百分之五十的识字率,从而把本就不多的农民布施用来建学校。到现在,在整个努纳武特地区,许多大中小学都是教会投资,甚至在南边的曼尼托巴等地也有开办,可惜在曼尼托巴共和国建立后被全部取缔。

萨拉昨天刚刚考完中学毕业考试,也就是说,从这一天开始,她就不是学校的学生了。她和其他几名学生决定第二天中午来学校门口集合,庆祝中学毕业。

[-] Hopeful_Tale_1934 | 1 points | Mar 26 2022 16:27:53

学校对面就是图书馆了,图书馆门口有个大广场,小贩们在上面卖不同类型的食物,虽然被学校人员屡次驱赶,学校也三令五申禁止买小贩的食物,但还是屡禁不止。

炸蘑菇、烤串和烤蛋白棒是学生们最喜欢的油炸食品。

因为毕业的第二天,低年级学生还在上课,所以小摊们一早就来开张了。

萨拉到了校门口,几个学生居然还不来;唯一一个提前等着她的是一个戴眼镜的男同学,上课的时候坐在她后面。此人虽然不太学习,但是家里开化工厂比较有钱,一直说什么毕业后要离开地球去火星留学之类,甚至说火星上就连农奴的生活过得也比这里的小地主好。

火星王国(Martian Kingdom)是历史悠久的君主制国家,起源于2050年左右地球第一次殖民外星球的尝试。第一批人员不是投机商和冒险家,就是在地球输的什么都不剩的欠高利贷者和社会底层。之后随着地球陷入能源危机和核战争,火星也因无法进口地球的材料部件而经济受重创,又涌入了大量地球核战争难民。大规模的社会退化导致君主主义者的崛起,他们决定扶持最初火星殖民计划的企业老板马斯克氏的后代为国王,并且实行了贵族和农奴的制度,除了极少数可以用巨款赎身的人外,逃到火星的地球难民全部编为农奴。幸运的是,在几百年的内战和宫廷阴谋后,一名贵族科学家发明了可控核聚变技术,导致王国长期的能源短缺初步得到解决,王国也逐渐被认为是技术的圣地,甚至在几十年前发射了几只充满农奴和罪犯的殖民船尝试殖民其他星球(虽然也没想着让他们活着回来)。

在努纳武特诸城邦,具备去王国留学的财力的人只是极少数。在这个小小的赫恩城里大概不到几十人吧?

[-] sanshan33 | 1 points | Mar 27 2022 14:37:57

👍 多写

[-] Hopeful_Tale_1934 | 1 points | Mar 28 2022 00:00:17

第二章 远古的战争尘埃

努纳武特,直到人类高度繁荣的第2千纪仍然是人口稀少的地区。除了少数为了移民加拿大而不计代价的外籍人士之外,并没有多少人在那里居住。

但是在全球变暖的第2千纪初叶,这个冰霜覆盖的区域却与被海啸席卷的全球各地海岸线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无数逃难来的人在这个新的家园垦荒。

2075年,当时地球上最大的国家美利坚合众国决定和加拿大签订移民协议,把南部迈阿密地区的受灾者迁到加拿大北部垦荒。加拿大政府鉴于缺少人手开垦荒地、建造城市,也就同意了。

截至2200年,海平面的上升已经达到了耸人听闻的程度,但是由于火星殖民计划的成功,地球上并没有多少人觉得这是恐怖的事情——毕竟我们还有火星这个PLAN B嘛!于是无论是议会大厅里的政治家,还是叼着烟斗的企业主,没有人把全球变暖当作一回事。

2200年的努纳武特以及南边的曼尼托巴在美国移民的开垦下已经是巨大的粮仓和工业重镇。但是,加拿大人和美国移民们的冲突却愈发严重。

随着气候的日益不稳定,北美渐渐从每年都有大量粮食出口的地区变成勉强温饱的程度。而粮食的缺乏导致了有限的粮食必须用来食用而不是合成酒精,进一步加重了对化石能源的依赖。

北美起码还没出现大规模的人口死亡和社会崩溃,与此同时,亚洲和非洲各大人口密集的区域已经出现了大饥荒。

亚洲和非洲大部分是在第二千纪之后才工业化和城市化的,上百亿人口居住在钢筋水泥的丛林中,许多人一生都没见过几次太阳。

大都市的食物供应完全取决于有限的几条铁路和公路,水源供应则取决于几个自来水厂。

政府由于控制了食物分配的权力,很快就变得肆意妄为,一个个极权国家就产生了。

许多地方退化回了计划经济时代,工人必须每日劳作十几小时,才有一口面包——讽刺的是,工人们在电子厂里面工作,生产出来的电脑正好是为了监控工人自己,以及给工人们分配可怜的口粮。

尽管如此,绝大多数人还是支持这样的社会的——他们认为AI比人公正。

终于有一天,食物彻底不够的时候,各个人口大国的政府不约而同的选择了残酷而有效率的制度——把食物分配给官员和士兵们,然后消灭缺乏食物的流民。

中东地区日益炎热,为了抢劫粮食,产生了开着皮卡车拿着AK47和IED的流民大军。所到之处,寸草不生——当然这些流民的平均生存时间也是以月为单位的,往往攻下一个地方就死掉不少人,然后由这个地方被抢劫到一贫如洗的人组成下一队流民。

而东亚的大城市,由于水泥森林的存在和社会的原子化,饿肚子的人抢劫粮食的机会都没有——要么饿死在居民楼里,要么死在小区门口自动炮塔的子弹下。

流民大军在这场上万公里的冲锋中,逐渐获得了越来越多的武器。

从皮卡车,到坦克,再到战术核弹,流民们的损失与被劫掠的国家的损失的比例渐渐下降。

最终,在印度的核武库被攻陷之后,中东流民对中国发出最后通牒——在六小时内做决定,要么把广大的西部让出来,要么就迎接战争。

中国意识到了威胁,在最后通牒还有最后一分钟时,抢先对流民们的聚集地发射了核弹。

刹那间数百万流民化为灰烬,幸存者发誓要为死去的战友报仇。

剩下的上亿流民从中亚冲入,走过以前游牧民族的路线,向已经饱受饥荒折磨的东亚大国发动决死攻击。

一队队中国士兵在AK47和土制战术核弹下化为尘土,流民们占领的中国城市越来越多,最终在战线推进到甘肃的河西走廊时,中国决定用核弹核平兰州城。

就在这时,一发导弹可能由于低下的产品质量,掉到了兰州以北的俄国境内。

这触发了俄国核反击的程序,中俄互相发射大量核弹,虽然被直接炸死的人不多,但是由于中国绝大多数人都在依赖交通线提供食物的大城市,很快就有比以前更多的人饿死,数十亿人口很快就掉到了不到一亿的级别。

最终是彻底的秩序崩溃,手里有枪的士兵化为人肉为食的袭击者埋伏在路边,将路人变成可口的晚餐。

人肉导致朊病毒传播,疯狂的精神错乱者越来越多,他们在疯狂的笑声中攻击自己的邻居、家人、朋友,直到死亡。

之后东亚发生了什么我们不知道,也不关心,毕竟大部分都只能以海底遗迹的形式存在了。曾经是亚洲最大城市的上海,被上涨的海平面淹没后,堆积成山的白骨成为了鲸落般的鱼群故乡。

日益频繁的小规模核战争导致了国际体系的事实上崩溃,终于,大范围战略核打击从战略家头上的阴云和全球人类头上的达摩克里斯之剑变成了已经发生的事实。

美国因为反导系统,没受到太大打击,但是辐射尘导致粮食减产,加之南方炎热的气候越来越不适合人类居住,最终美国决定吞并加拿大。

此时的加拿大人后悔在曼尼托巴接受了美国移民,但是为时已晚,美军和武装民团如蝗虫般涌入加拿大。理所当然地,美加战争以加拿大的大败而告终。

北约彻底破裂之后,幸存下来的加拿大人把目光放在了原来的宗主国——英国身上,但是英国自顾不暇,所以对英国盟友的请求一直没有太大进展。

在2300年左右,全球几乎所有的沿海大城市因海平面上升纷纷被水淹没,一部分幸存者决定移民火星,要么出巨大的赎金赎回自由身,要么就沦为农奴的命运。小规模的核战争也一直在继续,由于EMP武器的广泛使用,全球的无线电通讯都基本中断了。

极端缺乏的生存资源导致民族主义者和狂热的宗教分子四处横行,南方基本被淹没的英国首当其冲。狂热的劳工在泰晤士河的码头奔走,相信Rule Britainia的时代很快就会到来。渐渐地,就连王室和议会都未能幸免巨大的狂热,最终英国决定和退守高纬度地区的加拿大流亡政府联盟,并且扩建核武库。其它英联邦国家也在北美巨大土地的利诱下纷纷决定加入英国的阵营。最终,英国国王宣布英国以及所有英联邦国家退出北约,并且对美国发布最后通牒,要求从加拿大撤军,否则就意味着核战争。

北约内战发生了——在1812年美英战争之后的500年整,2312年,第三次美英战争爆发。

一边是仍然具备地球第一科技强国地位的美国,另一边是拥有巨大人力和资源的英联邦。

和以前无数次核战争一样,战争总是以呼啸的导弹和城市上空的蘑菇云开始。两边核武库都打得差不多,也互相击沉了一些海军舰船之后,英国幸存者决定毁家纾难,抛弃已经基本不适合生存的本土,在英联邦的几乎全部舰队开路下几千万人乘坐几千条挤得跟鱼罐头一样的运输船前往美洲大陆。

路上有些船被美国海军的导弹和潜艇击沉,有些因为事故沉没,还有些由于百慕大三角之类的神秘原因莫名消失。登陆战倒是比想象当中容易许多——美军主力在南方对付墨西哥来的流民大军,后方空虚,导致英军几乎没遇到任何阻碍就在新英格兰地区登陆了。

饥饿的英国人(准确的说是英联邦人,当然有无数的加拿大、澳大利亚和印度人)和蝗虫一样疯狂的吞吃着土地上面的粮食,甚至把种子都吃了,如果不是英国王室秘密在地下储存了不少种子,第二年春耕的时候肯定所有人都得玩完。英国流亡政府和加拿大流亡政府合并,宣布在新英格兰和加拿大东部建立新英格兰帝国,英王爱德华十二世加冕皇帝,Rule Britainia变成了新英格兰的国歌。

就这样,美国被夹在墨西哥和南美源源不断的饥饿流民和新英格兰之间最终崩溃,而世界各国铀矿石也基本用尽,能源系统的解体和人口大幅度的下降最终导致了现代工业几乎崩溃,到了2350年,除了少数几个水电站和太阳能发电站用来供应给军工厂生产简陋的武器和机械厂生产简单的机械设备外,已经没多少工业时代的遗存了。

之后的时代被称为黑暗时代,由于极其有限的生存空间和全世界遍布的核污染,出门的猎人都得随身带一个盖格计数器。之后发生了什么,基本没人知道,就连新英格兰帝国也一度收缩到只剩下几个由年久失修的水泥路连接的城镇的规模。

抑郁弥漫在全世界的幸存者头脑里,人类的生育率变得非常低,但所幸,time heal wounds。被称为黄金时代的21\~22世纪人类的繁荣逐渐变成久远的回忆,古代发生的事情一步步变得扑朔迷离,最后彻底变成希腊神话一样的故事。据说那时候就连普通中产阶级都可以乘着被称为飞机的巨大铁鸟在全世界旅行,每个月只花一点钱就可以使用叫做互联网的电报系统和全球的朋友随时通话,还能看到对方的脸。

2600年,火星开始从长期的衰退和战乱中恢复,加上地表核辐射渐渐消退,这也导致了胆大的火星商人和冒险家来地球贸易。

此时比较深的地层的辐射已经基本下降到了安全水平,地球能卖的东西主要是从废墟里挖出来的各种小玩意。许多人靠挖古代的古董卖给火星人发家致富,一台内部有复杂芯片的平板电脑可以卖出一座房子的价格,就连用不明材料制成、扔到地上可以反弹好几次的空心塑料小球(黄金时代的人类称之为乒乓球,价格不过几十块钱)也可以换一把崭新的火星产来复枪。

就这样,火星王国的贵族们逐渐产生了研究古董的热潮,并且开始逆向工程这些古董的技术。在2800年左右,火星的机械加工技术已经几乎达到了地球黄金时代的水平,只不过由于缺乏动植物资源,医学和生物学的水平仍然非常低,即使是名字里带“范”的贵族一般活70岁也就知足了。

新英格兰在不知换了几个王朝之后也靠和火星的贸易成为了北美洲最富有的国家,人口也渐渐回升到了一千万人以上,同时由于和火星的技术合作,逐渐有了一支强大的军队。《英国掷弹兵进行曲》的曲调在一千年以后仍然几乎没有变过。

2950年,一个震撼全人类的技术以无数农奴的生命和无数资金为代价在范·杨森伯爵的私人实验室里被研发了出来——可控核聚变,伯爵也被提升为了公爵以示嘉奖。

这不止意味着火星终于可以拥有强大的能源,也意味着人类进入了狂飙突进的新时代。

起初火星对此技术守口如瓶,国王威廉四世试图阻止商人把核聚变反应堆出口,但是范杨森公爵却认为,科学无国界,何况出口核聚变反应堆可以赚取巨大的收入。最终在商人们的支持下,范杨森成功发动政变把打击自由贸易的国王放逐,立一位有地球新英格兰血统的国王远房亲戚奥兰治一世为国王,从此火星变成了君主立宪制的国家,商人拥有了巨大的权利。

出口核聚变反应堆让火星一度达到了一年百分之十几的GDP增长率。之后成为首相、把科学事务交给儿子打理的范杨森决定让农奴可以用钱赎身,以让工厂有更多工人工作。农奴可以先有条件的获得自由,去工厂干活,然后把工厂的每月工资大部分交给贵族,从此换取赎身。一般一个农奴每天工作12小时,需要七八年到十几年不等的时间才能获取赎身费。这一改革让贵族也非常高兴,因为这样赚得比之前让农奴种地多多了。当然,怠工罢工或者逃去地球的农奴也会受到严厉的惩罚:按范杨森的主张一般是进入某些稀奇古怪的实验室,在人体实验中作为科学的燃料体验千奇百怪的折磨和死法。

地球各国得到了核聚变反应堆,立即开始偷偷拆解、逆向工程,在不到一代人的时间里,哈德逊湾周边各大势力基本都有了制作核聚变反应堆的能力。虽然比火星货粗糙一些,燃料利用的效率也低,但因为廉价以及零部件可以在本地补充,很快也拥有了一定市场占有率。

2975年之后,新的发明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包括核聚变动力的宇宙船,可以加速到光速二分之一的水平(虽然,突破光速的方法还是只存在于艺术作品里)。还有巨大的飞艇,最早由新英格兰人发明,不仅用于交通运输,还用于装载炸弹,对下面的敌人造成毁灭性打击。很快,各国也都装备了战斗用的飞艇,堪比旧时代的战列舰。

而一度默默无闻的努纳武特地区也随着反应堆和飞艇组装厂的开设,从虽然说不上贫困但也无人问津的地区发展为了一个个生机勃勃的商业城邦。但是,这也引来了新英格兰的敌意,新英格兰以贸易冲突为理由发动了对努纳武特的入侵。为了协同应对帝国的威胁,包括赫恩在内的诸城邦在2981年建立了努纳武特城邦联盟(Nunavutian City-state Alliance, NCA),使用游击战、伏击战之类的战术让新英格兰入侵者吃尽苦头。同时新英格兰也面临南边曼尼托巴共和国的威胁,于是帝国和联盟双方在哈德逊湾的一条船上签订协议,约定无条件停战的同时互相减免关税,重归于好。但是,许多城邦老人心里的恐英(Anglophobia)心理,仍然挥之不去。

西边广大草原上,被称为“东蒙古”的游牧民族也在崛起,他们分为无数个部落,小一些的部落用卡车,大一些的部落用飞艇,在草原上漫无目的地漂泊,寻找资源和值得掠夺的对手。同时,东蒙古人不仅是天生的掠夺者,也是商业的好手,从努纳武特这一商业枢纽进货,把工业品卖给旧大陆东西伯利亚的广阔未知区域,再把东西伯利亚的毛皮等奢侈品卖给哈德逊湾沿岸的各国。

南边的曼尼托巴,曾经在长期的混战中几乎没剩下多少幸存者,和第2千纪的几次大繁荣也失之交臂。这里的人们以农业为主,主要出口农产品给新英格兰和努纳武特换取微薄的钱财。在新英格兰的军队威胁下,这里对新英格兰称臣,称为曼尼托巴公国。但在2980年代,由于地球已经可以生产核聚变堆,火星不再能取得暴利,以解放农奴为主的失意工人逐渐开始四处暴动、刺杀贵族,甚至在未知星外势力的支持下以自封议长的尼古拉为首发起了一支叛军。贵族们用尽全力镇压,悬赏每个叛军的头重金。但是,且战且退的叛军主力夺取了一个航天港的宇宙船,十几万叛军在尼古拉带领下决定在地球上登陆,打回传说中的故乡——曼尼托巴。曼尼托巴公国少数驻留部队很快就被消灭,大部分不识字的民众也被尼古拉的宣传感染,在尼古拉开仓放粮后马上产生了对尼古拉的狂热崇拜。2994年,尼古拉宣布建立曼尼托巴工人共和国,从此成为了新英格兰的最大威胁。

就这样,3000年,哈德逊湾附近,一个经济和科学飞速发展、人心却迷茫的时代,一个被冒险家和商人热爱却被农民和工人厌恶的时代,揭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