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antgohome | 1 points | Mar 23 2022 20:56:49

张文宏凌晨发布最新微博

新冠没有那么吓人,但是仗很难打

现实很骨感。这几天,上海在打着抗疫以来最艰难的仗,感染人数超过了年前的预期,医疗资源一下子变得紧张。上海的后备医院也启动了,我除了参与上海市定点医院的查房外,也关心我们几个集中收治隔离点的工作。隔离点刚搭建不久,医务、后勤团队都在磨合,入驻隔离点的虽然大多是无症状与轻症感染者,但这些人仍然有疾病进展的风险,而且突然被诊断为新冠,内心惶恐与惊吓都需要抚慰。现在,我们团队的同事们已经从忙乱中整理出头绪来了,短时间内收治了以无症状与轻症为主的大量感染者,我们不能假装毫无困难,但我们在跟着疫情变化不断学习和改进,争取让患者的感受更好,更快恢复健康。

就在刚才,凌晨,大家还在忙着隔离点的工作,写这篇微博前我还刚跟宝山救治隔离点负责人马昕院长讨论完特异性抗病毒新药的储备问题,有一点空闲,抓紧跟大家报告下最近发生了什么,回答一些大家关心的问题。

1.未来抗疫应该采取何种模式 很多人关注上海的疫情,对上海的防控策略也有很多批评跟建议。上海是一个超大型的国际城市,这次面对无症状感染为主的奥密克戎毒株攻击,初步发现感染后病例数即呈指数级上升,防控难度很大。如何让城市不停摆、维持基本的经济活动,又能最终实现疫情管控,确实面临非常大的困难。当疫情出现蔓延,如果想不让城市停摆,就需要在数据支撑下不断做策略调整。当前采取的策略主要是:滚动筛查、锁定重点、切断传播链。筛查大数据告诉我们,一个向好的迹象悄悄地出现了:非管控区域全员滚动筛查的病例占比逐渐走低,仅占总病例的10%,预示社会面疫情逐渐受控。疫情的拐点虽尚未出现,但形成拐点的条件已经逐步具备。

2、国家卫健委颁布核酸检测指南更新,透露我国未来抗疫新动向 3 月 22 日,国家卫健委发布了关于印发《区域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组织实施指南(第三版)》的通知。一是强调科学精准,对划定的区域进行核酸检测。其次是将第二版《指南》中的「全员」修改为「区域」,区域大小由疫情防控需要决定。这预示着未来抗疫逐渐进入了新阶段,采取全域经济生活停摆、进行多轮全员检测的抗疫模式,会被逐渐更新。但问题是,如果不进行全域停摆与全员检测,我们能否跑得过奥密克戎呢? ​国家卫健委新指南是这么说的:要对核酸检测“进一步明确完成时限”。各省市(包括城区常住人口 1000 万以上的超大城市)不区分人口规模,均按照 24 小时内完成全市核酸检测的目标匹配采样和检测力量。这个要求就很高了,但这正是保证后续滚动筛查能够跑过病毒传播的基本需求。奥密克戎的速度,某种意义上讲,如果不是以快制快,我们是没有机会跑赢奥密克戎的。新指南发布当天,上海市就把“严格核酸筛查,加快提升大规模核酸检测能力,强化‘采、送、检、报’全流程协同和精准调度”作为工作重点,这就开始具备跑赢奥密克戎的能力了。

3、香港重磅疫苗有效性数据公布,第三针接种提供全面保护 ​我最近多次与香港专家讨论香港疫情管控过程,特别是对老年人病死率高的问题进行了多次讨论。今天香港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在线预发表了关于疫苗作用的论文,结果很重磅,香港730万人口共接种了1270万剂疫苗,两种疫苗均可预防严重疾病和死亡,在年龄≥60岁的成人中,灭活冠状病毒两针接种对重症新冠与死亡的保护率为74.1%,不如BNT162b2 (有效率 88.2%)。可喜的是,两种疫苗的三剂接种可提供非常高水平的预防重症与死亡保护率,保护率均达到了95%以上。这数据奠定了中国未来走出疫情的底气。

4、今后抗疫,维持生活正常化应该放到跟动态清零同样重要的位置 ​这次上海疫情暴发,社会各方均投入到全面抗疫的工作中。也出现了群众反映,“封控区内生活照顾不够,封控时间过长,医院反复封控造成正常看病困难”的情况。这些问题都存在,不应该回避,在今后的抗疫中我们要一一解决,要不然,抗疫成功的意义就会大打折扣。现在很明确,有关方面看到了这些问题,也直面这些问题。新冠抗疫将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不能抱着咱就是不过了也要把病毒弄死的心态,要既控制好疫情,又保障居民生活,保持就医通道畅通,同时还保障民营小微企业的生存。这些将成为上海抗疫后一阶段的重点。抗疫尚未结束,但生活还要继续。

​上海战役仍在胶着之中,但至少今天,我们看到了新药已经落地,疫苗三针加强有效,核酸快速精准筛查有望跑过病毒,全国各地开始未雨绸缪,筹建后备隔离点医院。上海这次战役,不搞一刀切,希望在尽量无疏漏筛查的同时能够最小化影响生活,肯定是非常不容易,也难免会不顺利,但也正显示了我们绝不肯走抗疫回头路的决心。在大家感觉挺不容易的这段时间,走出疫情的技术支撑也悄悄地逐渐具备了。

[-] RealEileenGu00 | 1 points | Mar 23 2022 21:34:10

屁股歪了

[-] ProfessionalCatch273 | 1 points | Mar 23 2022 21:41:13

我有个疑问,在中国,究竟存不存在学术自由?

[-] S1ashAxe | 1 points | Mar 23 2022 21:51:59

不存在,句号。这种问题但凡和学术圈沾一点关系都问不出来

[-] thierryhung | 1 points | Mar 23 2022 21:42:13

這種人真他媽賤,你別以為他們開明顧人權,一旦問港台問題一樣口口聲聲說要一國一制。

[-] Adept-Orchid1181 | 1 points | Mar 23 2022 21:48:45

那你还想怎么样?说错话就是砸一辈子的饭碗,毕福剑就这么倒的

[-] Key-Mud-6810 | 1 points | Mar 23 2022 22:08:16

“形成拐点的条件已经逐步具备” ,大概是四阶导数变0了

[-] dark_devil_blade | 1 points | Mar 23 2022 22:25:45

上海市一个超大型的国际城市,应在上海,,,

[-] mindBrie | 1 points | Mar 24 2022 00:05:31

多生三胎

[-] Ziyv | 1 points | Mar 24 2022 01:03:06

多图沪豚

[-] StrictCharacter7883 | 1 points | Mar 23 2022 22:37:23

这是被迫,还是主动发的,看起来很像党国通稿。中心思想估计是防疫是个好工具,坚持不动摇

[-] Classic_Sun9106 | 1 points | Mar 23 2022 22:51:36

然而令张医生高兴的疫苗有效率数据其实对党国并没有重要,他们更在乎如何隐瞒、定义确诊人数,这样才能维持清零政策的政治合法性,并且给粉红一个虚假的自信。

说句难听的,就算你疫苗防控都尽力去做好了,那肯定还是有人会死。病毒本身没法杀人,让你死的是引发的呼吸道疾病和自身免疫反应剧烈,要怪只能怪人类为什么不是四维生物。

[-] Butherisaman | 1 points | Mar 23 2022 23:23:58

好像很客观很权威很民主一样,但其实也是个死🐴东西

[-] samaoyakata | 1 points | Mar 23 2022 23:39:10

看张文宏的文字很想吐,措辞很有irl太监的感觉

[-] lawes007 | 1 points | Mar 24 2022 00:33:22

每天几百人就超预期了?omicron每天十万都正常

[-] kindingme-1988 | 1 points | Mar 24 2022 02:07:00

我现在越看墙内越有点看朝鲜的感觉,黑盒,并且慢慢情绪已经没有什么波动。 或者你们换个角度,不要再觉得这些在墙内app上发言的忠国人当作可以交流的群体,想想这些人就是以前田间地头的老农民,他们一辈子可能没走出方圆几里地,皇帝换人了可能都不知道。

数字集权下,这些人跟过去时代里那些老农民没区别,甚至在思维钢印下,反而更加忠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