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mennonhabeo | 1 points | Mar 11 2022 11:01:21
简评反动歌曲《喀秋莎》[-] nomennonhabeo | 1 points | Mar 11 2022 11:07:31
《喀秋莎》是一首许多中华儿女都熟悉的歌曲,甚至在阅兵式上都能听到最可爱的军人们演唱,但殊不知《喀秋莎》其实是境外敌对势力企图在中国煽动颜色革命的大毒草,希望共和国永远的总书记习近平同志对《喀秋莎》到底是香花还是毒草龙意天裁,让所有受过精神污染的人进入再教育营,惩前毖后,治病救人!
下面通过《喀秋莎》的歌词论证它为什么辱华。
[-] nomennonhabeo | 1 points | Mar 11 2022 11:08:37
“苹果树和梨树花朵绽放”
苹果的花期一般为4月中旬到6月中旬,梨树的花期一般为2月下旬到4月中旬,两者同时开花的时间只能是4月中旬,很可能就是4月的正中,4月15日。
因此可以确认,《喀秋莎》描述的事件在4月15日左右开始。
[-] nomennonhabeo | 1 points | Mar 11 2022 11:10:12
“茫茫雾霭在河面飘扬”
谈到雾霭,雾霾与沙尘暴,当然会自然地想到中国的首都北京,可以合理推测事件的发生地点位于北京。
那么在北京,有什么历史事件是从4月15日开始发生的?
[-] nomennonhabeo | 1 points | Mar 11 2022 11:10:41
“出门走到河岸边,喀秋莎,到那又高又陡的河岸”
这里出现了歌曲名称中所提到的“喀秋莎”,依下文“纯情的女孩”判断应当是一个女学生,在歌曲中是学生的象征。“走到河岸边”,也就是这起事件由学生走上街头引起,而“又高又陡”,则似乎在暗示学生的前景并不光明。
[-] nomennonhabeo | 1 points | Mar 11 2022 11:11:04
“一边走着,一边唱着歌儿。唱到草原上空的苍鹰,唱到她衷心喜爱的男孩,他的来信封封都珍藏”
世界上最大的草原从东欧蔓延到蒙古,而苍鹰则是美国的象征,“草原上空的苍鹰”当然是指美国的影响力到达了从东欧到蒙古,这进一步将事件发生时间限制在东欧剧变时期,1989年4月15日左右。
从下文不难看出,这里的“男孩”是一名士兵,是军队的象征,那么学生要对军队唱什么歌呢?
[-] Cool-Air-4439 | 1 points | Mar 11 2022 11:11:23
麻麻的,太长不看。
[-] nomennonhabeo | 1 points | Mar 11 2022 11:11:25
“啊!歌儿,女孩悠扬的歌声,请跟随着光明的太阳,飞翔到遥远前方的战士,为喀秋莎来向他致意”
“光明的太阳”无疑是指中国人民的红太阳伟大领袖毛泽东主席,而怹老人家的遗体在北京天安门广场,这印证了上面的推测,并且彻底明确了这起事件的开端:1989年4月15日,学生走上天安门广场。
这里给出了军队的位置:4月15日,军队在“遥远前方”。但仍然没有说明,学生想要向军队传达什么,继续往下看。
[-] nomennonhabeo | 1 points | Mar 11 2022 11:12:10
“愿他还记得纯情的女孩,愿她的歌声能被听闻,愿他保卫着祖国的大地,而喀秋莎守护着爱情”
这就是学生想对军队说的了:遥远前方的军队保卫祖国,而学生对他们的信任也就不会消散。
可为什么有三个“愿”字,语气不是直陈而是祈愿?难道军队不会记得学生纯粹的感情吗?难道学生的呼声不会被军队听见吗?难道他们要抛弃遥远的前方,抛弃保卫祖国的责任,让学生对他们的信任消散吗?
歌曲没有解答,只是又重复了第一段歌词,最后一句是“到那又高又陡的河岸”,提醒学生要到的地方是多么高,多么陡。
[-] nomennonhabeo | 1 points | Mar 11 2022 11:12:36
毫无疑问,《喀秋莎》叙述的就是我党对学生恶意反革命暴乱的善意平息,是一棵不折不扣的大毒草、典型的时空辱华歌曲!请听过这首歌的爱国者迅速前往最近的派出所自首,坦白从宽,抗拒从严。
[-] No_zek | 1 points | Mar 11 2022 11:36:41
[-] Spirited-Candy-5628 | 1 points | Mar 11 2022 11:46:31
你行
[-] Duke-Konigsberg | 1 points | Mar 11 2022 17:31:13
很有效果,很行,但是纯文字且论证有点长,非浪人没节目效果不易于传播。
[-] nomennonhabeo | 1 points | Mar 11 2022 11:01:34
先喝口水
[-] Illustrious-Song2674 | 1 points | Mar 11 2022 11:05:42
不喝胶,你盤點個雞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