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ghtFu86 | 1 points | Jan 03 2022 14:43:36

2003年,北京文物保護單位、葉家祖宅被強拆,華新民寫給加拿大葉嘉瑩教授的公開信

節目效果(不知道葉教授是否有哭笑不得的心情):

2018年4月,叶嘉莹教授入选改革开放40周年最具影响力的外国专家名单。获得2018年度最美教师称号。 [7-8] 2018年12月,入选感动中国2018年度人物候选人。 [9] 2019年9月,获南开大学教育教学终身成就奖。 [10] 2021年2月4日,入选“中国捐赠百杰榜”课题组发布的十年致敬人物。2021年2月17日,叶嘉莹被评为“感动中国2020年度人物”。

以下是公開信正文

-----------------------------------

叶嘉莹教授:
       刚才,他们过来了,开着铲车,把您近两百年的家和您的邻院一起撞倒了。那张着大口的锋利的铲斗,把一堵堵的墙抓起来,又摔到地上。还有高大的红门,被撞飞到半空。还有邻院那棵粗壮的核桃树,喀嚓喀嚓地响着,撅折了。只半天的工夫,那里就只剩下一地的碎砖。铲车开走之后,几位农民工立刻凑了过去,希望能侥幸捡到几块完整的砖瓦,不少是刻着图案的,拿去卖钱。
       他们推平了您的家———察院胡同23号,一个在去年就被列在保护名单上的清代老宅,一座承载着数代人情感和心血的四合院,一个被上千场风雨侵蚀过的令人感动不已的古迹,一个国际上享有盛名的学者在北京的根。
       几个月前,在他们逼得您不得不放弃产权时,您曾经对我说:他们答应我不拆这座老宅,我请求将它开辟成一座宣扬中国文化的博物馆,在当中给我留间小屋,每次回国时住住就可以了。然而,23号院已经在顷刻间清除光了。您连那一间希望“借住”的小屋也没有了。
       您家这座宅子我曾经去过多少次,带去过多少中外朋友。正是他们的赞叹声让我萌生了举办“留住四合院——北京之魂摄影展”的念头。我还清楚地记得那古老和美丽的一切:纸窗格,透着沧桑的很久没有漆过的木头,院子里的槐树、枣树、椿树和苹果树,落了一地的叶子。
       23号院被夷为平地了。我还记得您那次从西城区文委给我打过的电话,说是亲眼看到了您家门牌被列在539个保护院落之列,但又不允许复印那个名单,哪怕只是和您家相关的那一页。之后自天津南开大学,您又多次来电,诉述着您的焦虑和受到的压力,您是多么想保住这份祖宗留下的家产和中华民族的遗产啊。您不明白,既然明文规定保护,为什么还有拆迁办三天两头来骚扰。您的嗓音是疲惫的,大约刚刚下课,刚给学生们讲解完唐诗或者宋词。在这个领域中,作为加拿大皇家学院的院士,您是世界华人的骄傲,您在各地教授了40年中国古典诗歌,可他们对您没有半点的敬重,只惦记着您房子底下的那块“地皮”。
         23号院不在了!我想到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木卡拉先生,他曾指着展览会上展出的23号院的照片,问我:“难道这也拆吗?”我听说他过几天就要从国外回来了,我不知道该如何对他解释这场刚刚发生的劫难。我又想到邓云乡先生数年前一篇描写23号院的作品:《女词家及其故居》,其中这么说着:“这本身就是一幅弥漫著词的意境的画面。女词家的意境想来就是在这样的气氛中熏陶形成的。”他说到“庭院深深深几许”,提到您的诗句“谁知散木有乡根”。
        然而这幅画面已被永远地毁灭了,您的乡根也被铲车撅断了。我知道读到这封信的时候您会难过,但您迟早会知道所发生的事情,所以就写了。在去年的那几个月里,我经常安慰和鼓励您,但现在是别人来安慰我了,因为我哭了。
       我感到悲哀,不单是为了您的祖宅———北京西城区察院胡同23号。
2003年8月

https://preview.redd.it/ccwe906tih981.png?width=400&format=png&auto=webp&s=c1ff573ae8af1c49811cd359107fe4c7a4d9c651

https://preview.redd.it/xervsp0uih981.png?width=600&format=png&auto=webp&s=fd653e553de4eb0c1accd0cf87d23d69573fdf92

[-] nonsensiblejerking | 1 points | Jan 03 2022 16:00:11

這算什麼。後來以葉為首倡立的中華詩詞研究院(BVI)因是「境外組織」被共黨推倒又再借殼,這纔是斯文淪喪的大事、亟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