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stantfiction | 1 points | Apr 30 2021 07:16:49

〈如何在七天之內成為一個左派──一篇理論與實際相互整合的、學習與實踐相互辯證啟蒙的、與其說是簡略毋寧說是精悍的指導綱領〉

【轉載】〈如何在七天之內成為一個左派──一篇理論與實際相互整合的、學習與實踐相互辯證啟蒙的、與其說是簡略毋寧說是精悍的指導綱領〉

刊於《大學論壇》第48期之8至13頁

出刊時間:1988年3月21日

作者:林暉鈞(時任大論社社長,原刊未載明作者,經林國明老師確認為其所作)

編撰要義

一、在這個台灣逐步地走入後蔣經國時代末晚期、二次大戰以降冷戰結構逐漸解凍、惡體質的二體制對力日趨冰消瓦解、既有次序面臨危機、既有價值系統搖搖欲墜的時刻,社會──作為一個能動的、堅定的、前進的、新的、有機的知識份子的熱切而遽然龐大起來的需求。而當宰制台灣四十年的、從事意識形態再生產的舊有教育機制雖然逐漸死滅卻仍然僵大的時候,民間-作為與體制相反對的自發性改革力量──遂要自覺地勃興起來,為自己生產自己在一個蛻變地尋求新生與正義的時代所需求的知識份子,也就是左派。

二、在上述的了解下,編者迫切地感覺到這個需求的壓力。舊有的以讀書小組進行對原典直接閱讀、討論的方式所消耗的時間、人力、物力過於龐大。不足以因應言論霸權戰場的需要,而無論官方或坊間都沒有適用的訓練教程,遂不惴疏陋,參考報章典籍,編撰成「如何在七天之內成為一個左派」一文,以供自覺的知識份子講習、自修之用。

三、本文分基礎與實戰二篇,下分若干章節,除教材外,附有練習題及範例。讀者每日研習一至二章,可望於一週內完成全課程,順利成為左派。

四、本文倉促付梓,舛務遺漏之處在所難免,還望先進們不吝指教,感激不盡。

基礎篇

第一章 基本概念

熟習下列名詞及其用法:結構、體制、上層建築、下層建築、剩餘價值、物化、異化、剝削、宰制、殘留、階級、霸權、鬥爭、依賴、生產關係、國家機器、資本邏輯、內在矛盾、階段性。

熟記下列人名:葛蘭姆西(Gramsci)、盧卡契(Lukacs)、路易‧阿圖塞(Louis‧Althusser)、馬庫色(Marcuse)。

熟記下列命題:

物質永遠是第一性的。

讀書是一回事;重要是實踐!

哲學從來就只有兩種──唯心的和唯物的。

事物的聯繫是有機的,不是機械的。

社會的進化是階段性的,是辯證地向前發展的。

略讀重要左派典籍三本之封面、序文及目錄(任選)。

精讀國內左派刊物三種若干本(任選)。

第二章 新造詞

說明:由於現象是複雜的,世界是不斷由量變到質變、向前發展進化著的;右派對世界的解釋既是建立在一個錯誤的哲學基礎之上,其概念自然不宜援引;而傳統左派的詞彙又不足以描繪複雜的現象界,是故我們必須創造新詞。

造新詞共有六種方法:

一、複合法。將數個舊有的概念加以結合,如:父權+資本+爛熟+期=父權資本爛熟期。

二、顛倒法。將慣用的概念文字加以顛倒,如:扭曲→曲扭;折磨→磨折。

三、外來法。或運用外國語的文法,或直接援引,或加以音譯,如:意義的不在、終焉、總本山、素顏、家父長式、迷思、反挫等等。

四、圖象法。將舊有的抽象概念重新以具象的文字描寫出來。比如看到有人用梳子梳頭,頗有「整理」之意味,便造「扒梳」一詞。看到九重葛盤根錯綜之貌,有「複雜」的意味,便可造「葛藤」,「糾葛」等詞。

五、數學法。可分兩種:(a)負號法。如:結構→解構、體制→反體制。(b)自乘法。如:結構→再結構、編成→再編成等等。

六、改變詞性。將名詞、形容詞等直接當作動詞使用,如:在再結構的過程中……等等。或於詞後加一「性」字,如:欺罔→欺罔性、劣質→劣質性。

練習:運用上述六法,各造新詞五種。

第三章 造長句

說明:由於世界──作為理論建構的對象──是複雜的、有機的整體,左派應捨棄舊有中文將命題作機械式的分割而形成一個個短句的語法,而嘗試以連貫的、完整的長句來逐漸地逼近真理。

造長句有下列四法:

一、重疊法。將名詞、形容詞或副詞大量地堆砌。如:「一個新的、自覺的、在父權資本爛熟末期自發地萌發、勃興的知識階級在領悟到自我作為一個改革的主體的積極能動性的時刻應該以堅決的、堅定的、果敢的行動來對自己以及社會作全面的、徹底的、深刻的、革命性的批判。」

二、外來法。適用於譯介外國思潮,將外文作逐字的翻譯。如:「當我們知道了某一事物在自然中存在的條件而能夠人為地再造它這一事實最好地證實著我們的觀念的真理性。」

三、破折法。以破折號聯接許多的概念。如:「小資產階級──中產階級──出身的城鎮知識份子固有的搖擺性──這是無論在理論或經驗上都早已被證實了的──在一個舊有體系逐漸崩潰的時刻往往便突顯而一至於令人詫奇的了。」

四、逗點拿掉法。這是左派語言最簡便也是最有力的利器。只要將任何語句之逗點拿掉,就可以轉譯成左派語言。

練習:運用上述四法,各造長句三種。

第四章 分類學

說明:一個左派必須學習如何依據須要將對象、現象加以分類以「規定」其屬性,然後施以精密的分析或無情的打擊。

分類學有兩種方法:

一、刀切法。又可分為二分法、三分法、四分法……等等,其原則是乾淨俐落、斬釘截鐵,不容討價還價。如:「哲學只有兩種──唯心的和唯物的。」「社會科學只有兩種──資產階級社會科學及無產階級社會科學。」等等。

二、光譜法。作各種程度的分類,其原則是盡量求其彈性與模糊,否認定義及計畫,以便訴諸直覺及需要。如:大資產階級、資產階級、小資產階級,又如:冒進主義、激進主義、激進改良主義、溫和改革主義、溫和保守主義、保守主義、取消主義、召回主義等等。

練習:運用上述二法,選擇合適對象各三種予以分類。

實戰篇

熟悉上述課程后,你已有了基本的武裝;但一個左派講究的是實踐,因此在此一階段必須擇取適當的對象從事熱身戰,為日後持恆的言論鬥爭鋪路。

第一章 批判主體的確立

說明:批判主體的確立關鍵在於自我道德無可懷疑性之建構。

主體的確定有二種方法:

一、自我否定。否定自我的道德性,以確保自身言論的道德性。如:「基本上來說,我仍然沾染著小資產階級的習氣,但……。」

二、代言法。可以有兩種方式:a宣稱不為自己發言,而是為受壓迫者發言。B宣稱自己並不是在陳述一項意見,而是在陳述一項客觀真理。

第二章 概念的使用

說明:左右派最基本的差異在於世界觀的不同。右派錯誤地以形上的方式思考,認為世界是靜止的,不動的,故錯誤地講求形式邏輯,要求定義;左派則正確地認識了世界的變動性、辯證發展性,因此能夠靈活地運用概念,不被定義所拘限。

練習:試作五百字短文一篇,在其中使用「意識」此一概念十次以上,並使其每次出現具有不同的意義。

第三章 批判對象的掌握──終戰必勝法

批判對象的掌握有三種方法:

一、背景批判法。當批判某一思想時,切忌討論該思想的本身,而應澈底剖析其背景,如:它是什麼時空條件下的產物,當時的社會生產關係、生產力如何,其作者的階級屬性如何,是否留有封建的、資產階級的意識殘餘。同理可應用於藝術、文學、科學、文化等等之討論、評論。

二、範疇不斷擴大法。當現有分析基點薄弱的時候,便不斷加以擴大,使論爭皆對手無法招架。如:二二八是全中華民族的血難-→二二八是全亞洲的不幸-→二二八是全世界的浩刧-→二二八是全太陽系的悲劇……以此類推。又如:當對手的階級屬性不足以為論據時,我們可以看現階段社會政治經濟結構所帶來的偽意識;再不足,則可以從南北政治經濟的中心←→邊陲關係看智識的依賴;以此類推。

三、穿衣法。當一切辦法都用盡了,披件自由主義的外套吧!

後記

這是一篇輕浮的文章,本來是可以不用這樣寫的。

在長達四十年的政治禁忌底下,知識份子變成了一些只會為自己打算的人;本來這也是無可厚非的。但,不可原諒的是那些在公共事務上撒謊的御用文人,他們澈底地敗壞了這一世代知識份子的氣節。也就是在這樣的一個時代,那些甘受牢獄之災、不畏強權、勇於批判的知識份子,更加值得令人尊敬。

然而,曾幾何時,這一份自許與自傲,膨脹得太過份了。我們使用自己並不十分了解的詞句、概念,去描述根本無力去理解的社會現象,宣稱自己掌握了客觀真理;我們使用民眾不懂的語言,談論著他們切膚的痛楚,把自己當作大裁判者。「反對」,使我們成為在道德與知識上的的壓迫者,一個新的階級。

這也就是為什麼在大論同仁經過一番劇烈的爭辯後,仍然決定寫這樣一篇文章的原因。它會得罪一些我們不怕得罪的人;但它也會傷害一些我們最好的朋友。我們的朋友中有許多人雖然使用著晦澀的文字,卻堅持地用一個誠實的態度思考著自己以及這塊土地,這個世界。我們的批評,當然與他們無關。

其實,大論的形象並不好,這樣的解釋不過越描越黑,只能略表心意罷了。

如人飲水,冷暖自知。

[-] distantfiction | 7 points | Apr 30 2021 07:17:57

突然想起這篇神作,轉載上來讓大家都能在七天之內成為左派,下次新家直接去 r/GenZedong

[-] TheKeyToSchool | 1 points | Apr 30 2021 07:45:30

还好我早就是SJW了